第十三章 边境实行“屯田制”

一位老臣出列,慷慨陈词。

“张大人所言不无道理,”

另一位大臣附和道,

“边境局势复杂,西夏残部虎视眈眈,屯田之举恐会刺激西夏,引发更大的战乱。”

“两位大人言之有理,但林将军所奏之策并非空穴来风,边境人烟稀少,防御空虚,这才给了西夏残部可乘之机。若能鼓励百姓屯田,既能解决百姓生计,又能充实边境,岂非一举两得?”

一位武将反驳道。

“不错,”

一位年轻的官员也站出来支持林语的建议,

“臣以为,只要朝廷给予足够的优惠政策,并加强边境的军事保护,屯田之策定能成功。”

一时间,朝堂之上争论不休,各持己见。

皇上坐在龙椅上,静静地听着众臣的争论,眉头紧锁。

最终,他缓缓开口道:

“众卿家所言,朕都已知晓。林将军之策,虽有风险,但利大于弊。朕意已决,准奏!即日起,在边境实行屯田制度!”

消息传到边境,百姓们欢欣鼓舞。

朝廷也按照林语的安排,将一部分军队安置在边境,准许他们自行生产,丰俭由人。

一时间,边境地区焕发出勃勃生机。

赵大一家祖祖辈辈都生活在中原腹地,虽然年景不好,但好歹守着几亩薄田,日子也能过得下去。

可是连年的战乱,让这个原本还算殷实的家,变得支离破碎。

先是兵灾,田地被毁,颗粒无收;

再是苛捐杂税,为了活命,赵大不得不卖掉祖宅,带着一家老小四处逃荒。

逃荒的日子,风餐露宿,饥寒交迫。

赵大的老母亲和妻子先后病倒,没多久就撒手人寰。

赵大抱着年幼的儿子,望着茫茫前路,心中充满了绝望。

就在这时,他听闻朝廷要在边境实行屯田制,免除赋税,还提供耕牛和种子。

走投无路的赵大,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毅然决然地带着儿子踏上了前往边境的漫漫长路。

一路上,他遇到了许多和他一样的逃荒百姓,拖家带口,步履蹒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