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起心动念

善之黄承锡怒吼,剑眉紧锁,心中万千怨气爆发,举起红缨枪,猛然向恶之黄承锡刺去,枪尖闪烁着寒光,直指其心口,力道之猛,似欲一击致命。

就在此刻,善与恶心中斗争的善念与恶念交错之时,二人双双感到一阵眩晕,仿佛天地旋转,纷纷后退,拉开距离,心中苦涩难解。

二人虽异心,然在这刹那间,却都感受到彼此心中的痛苦与挣扎。眼前的对手,终究是自己内心深处的另一面。正当二人停下动作,片刻之间,思绪纷飞,心念各自转变。梁民德见状,心生疑惑,待在一旁静观其变,试图把握这一转瞬即逝的契机。

梁民德见机而动,急声呼喊:“拥有善念之黄承锡,趁此良机,能量即将重整,尚未彻底被恶之自我吞噬,快动用你所有的力量,将恶的自己封印!”其声如雷,回荡于狂风骤雨之中,似乎将希望的种子播撒在绝望的泥土里。

话音未落,天地间电光火石,仿若天公助力。恶之黄承锡心中一凛,蓦然向前,手中利刃猛然刺向对面之自己,面露惊恐之色,喉间发出无助的哀嚎:“不,不!为何是我死去!凭什么!不要!”声声呼喊,夹杂着恐惧与绝望,犹如断线之风筝,瞬间化为白烟,消散于虚空之中。与此同时,恶之黄承锡亦应声昏厥而去,失去了抵抗的意志。

小主,

梁民德见状,连忙上前,扶住黄承锡。滂沱大雨已然停歇,空气中弥漫着清新气息,唯有滴落的水珠在梁民德发间滑落,轻轻洒落于黄承锡的脸颊。他缓缓睁开双眼,模糊间望见一张满是关切的面容,梁民德满怀担忧地询问:“黄承锡,你可安好?你可恢复过来了否?”

黄承锡缓缓起身,神情恍惚,四顾周围,已不见第二个自己,心中无比释然,似乎终于明白,这世界上只剩下他一个。眼含热泪,向梁民德喜泣道:“我终于是我自己了。谢谢你,民德,我回来了。”

梁民德欣喜若狂,紧紧抱住他,心中暗自庆幸。无论如何,他只需一个黄承锡,若真带两个回去,定要想法设法再将他弄回来,如今他已回归,何需再费周章。梁民德微笑道:“是你的善念战胜了恶念,记得要感谢你自己。欢迎回来,武逸。”

黄承锡一愣,心中感动,紧紧回抱梁民德。二人相拥许久,温情荡漾。最终,梁民德问道:“方才你所言的第二首曲为何事?现在可否告知我?”

黄承锡低头,苦笑道:“此曲乃我为赴死而作,原欲以之壮胆,未曾想竟派不上用场。”

梁民德满面疑惑,问道:“此曲乃悲曲乎?”

黄承锡仅仅一笑,未作答复。随即,他从衣襟中取出一枚雕刻精美的玉佩,上面浮雕着貔貅与祥云,然而玉佩上却有被枪尖刺裂的痕迹。梁民德见状,惊愕地望向他,黄承锡缓缓说道:“此玉佩,实在应当感谢于你。若非此物相助,我恐怕难以归来。民德,我觉得我的道行尚浅,远不如你。即使身处危境,依然能保持镇定自若。正是因我在你身旁,受你保护,才致使我轻易失去自我。故而,我决定辞去太尉之职,欲独自去闯荡一番。待我时机成熟,定会归来,将第二首词曲告知于你。”言罢,黄承锡将手中玉佩还给梁民德。

梁民德虽心有不舍,然见黄承锡眼神坚定,接过玉佩,微笑道:“既然汝已下定决心,我亦无可阻拦。待你归来之时,我将再与君畅谈。”

二人再次相拥,此情此景,竟是他们最后的拥抱。

思维之起心动念,恶念与善念本质相同,皆为趋利避害之表现。然恶念偏重短期利益,专注于当下狭隘之得失,遂致急躁出错,反误大事。

如若透过表象看其本质,恶念实为偏离轨道的善念。对于那些跑到圈子之外的恶念,只需轻轻一拨,便可将其引回圈内“保护”之中,无需大声斥责,亦不必施以重罚,反而可免去许多无谓的争斗,避免自我逼迫至人格分裂之境地。

若要解决此问,只需“培”与“斗”即可。

“培”,即是在恶念未萌之际,悉心培育善念。只要心中充盈善念,恶念便无立锥之地。此犹如农人种水稻,田间稻苗郁郁葱葱,杂草则无处生根,无法滋生。

“斗”,则是在恶念初现之时,需谨慎应对,力求斗而不破、斗而不灭。其目的非在于彻底消灭恶念,而在于限制其作用之范围,不使之越出圈外而为害四方。我们必须诚实地承认,恶念乃是人生不可或缺之一部分,难以完全根除。这缘于人性之本,生存之压力使然,恶念自是应运而生。因此,人被称为“天使与魔鬼同在”,既具光明之善念,亦藏阴暗之恶念,二者共存,方显人生之复杂与真实。

附录:《传习录》204

问知行合一。

先生曰:“此须识我立言宗旨。今人学问,只因知行分作两件,故有一念发动,虽是不善,然却未曾行,便不去禁止。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须要彻根彻底不使那一念不善潜伏在胸中。此是我立言宗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