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听到重耳到达的消息,喜形于色,亲自到郊外迎接,安排馆驿,礼数极丰。
秦夫人穆姬也敬重且喜爱重耳,而怨恨子圉,劝秦穆公把怀赢嫁给重耳,结为姻亲之好。穆公让夫人穆姬先给怀赢说明,怀赢说:“我已失身公子圉了,还能再嫁吗(可再字乎)?”
穆姬说:“子圉不会回来了,重耳贤德而又有很多人辅佐他,必定能得到晋国成为君主,得到晋国必然让你做夫人,这样秦、晋两国就世代为姻亲关系了(是秦、晋世为婚姻也)。”
怀赢默然良久,说:“既然如此,为了两国友好,我何必在乎我自己呢(诚如此,妾何惜一身,不以成两国之好)?”
秦穆公也派公孙枝向重耳说明这件事。
子圉是重耳的侄子,差着辈分呢,怀赢就是嫡亲侄媳妇,重耳觉得有碍于伦理,就要推辞,不能接受。
赵衰说:“我听说怀赢美貌而有才华,是秦君及夫人的掌上明珠啊。你不娶她,怎么巴结秦国,怎么让他对你好呢(不纳秦女,无以结秦欢)?我听说:‘欲人爱己,先必爱人;欲人从己,必先从人。’不能使秦国高兴,而还想要借助秦国的力量,必然不能成事(无以结秦欢,而欲用秦之力,必不可得也),公子请千万不要推辞。”
重耳说:“求婚时,同姓的都要回避,何况那是我儿子辈的媳妇呢(同姓为婚,犹有避焉,况犹子乎)?”
臼季(胥臣)说:“古人所说的同姓,是指同德,不是同族。当年黄帝、炎帝都是有熊国国君少典的儿子,黄帝生于姬水,炎帝生于姜水,这两个帝王不同德,所以黄帝为姬姓,炎帝为姜姓。姬、姜的后世族人世代结为婚姻。黄帝之子二十五人,得姓的有十四人,只是姬、姜各有两个,是同德的缘故。德同姓同,亲族虽远,婚姻不通;德异姓异,亲族虽近,不避婚姻。尧为帝喾(ku)之子,是黄帝的五代之孙,而舜为黄帝八代之孙,尧之女是舜的祖姑(姑奶奶),而尧把女儿嫁给了舜,舜也没有推辞。古人婚姻的道理就是如此。论德的话,子圉之德怎么能与您想比;论亲的话,秦女之亲也比不上祖姑,况且您是接受了子圉所抛弃的,不是夺其所爱,有什么大不了的(是何伤哉)?”
小主,
注:【少典:华夏族,伏羲之子,汉族先祖之一,封地在河南新郑。也称有熊氏。《国语》记载其子为炎帝神农氏和皇帝轩辕氏】
重耳又问狐偃:“舅犯(狐偃,字子犯,是重耳的舅舅)认为这事能行吗?”
狐偃问道:“公子如今希望归国,是想要做子圉的臣子吗?不!是取代他,要自己做君主的(公子今求入,欲事之乎?抑代之也)!”
重耳没有说话。
狐偃说:“晋国的君位宗系传承(晋之统系)就将是子圉那一支宗族了。如果你想要侍奉子圉,那怀赢就是国母,如果你要取代子圉,那么怀赢就是仇人的妻子(如欲代之,则仇雠chou之妻)。又何必问呢?”
重耳还是有些不好意思,犹豫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