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千古谏臣魏征

随后魏征话锋一转,直截了当的指出了他的过错。

他以诚信治理天下,想要让臣子和百姓均没有欺诈行为。

但魏征指责他即位没多久,却已经多次失信了。

原来他刚即位时,就下诏说过百姓拖欠官家的财物,一律免除。

可有关部门认为拖欠秦王府的财物,不属于官家财物,仍旧征求索取。

他由秦王升为天子,秦王府的财物理应也是官家之物。

还有他下令关中地区免收二年的租钱,关外地区免除徭役一年。

不久又有敕令,已纳税和已服徭役的,从下一年开始免除。

如果退还已纳税物之后,又重新征回,这样百姓不能没有责怪之意。

现在是既征收租钱,又指派为兵员,还谈什么从下一年开始免除徭役。

另外与他共同治理天下的都是地方官员,日常公务都委托他们办理。

至于征点兵员,却怀疑他们使诈,这并不是以诚信为治国之道。

也正是因为魏征的这些谏言,他才明白自己之前的过错。

他以前认为魏征比较固执,怀疑魏征不通达政务。

在魏征指出过错后,他才发现魏征议论国家大政方针,确实都切中要害。

朝廷政令不讲信用,则百姓不知道怎么办,国家就不能得到治理。

“贞观元年十一月,岭南部落首领冯盎、谈殿等人互相争斗,很久没有入朝。”

“各地方州府前后十几次奏称冯盎谋反,李世民命人征发江岭数十州兵马大举讨伐。”

“魏征劝谏李世民,中原刚平定,岭南遥远地势险恶,有瘴气瘟疫,不可驻扎大部队。”

“且冯盎反叛的情状还未形成,不宜兴师动众。”

“李世民疑惑上奏冯盎谋反者络绎不绝,为何说反叛的情况还没有形成。”

“魏征解释冯盎若反叛,必然分兵几路占据险要之地,攻掠邻近州县。”

“现告发其谋反已有几年了,而冯氏兵马还没出境,这明显没有反叛的迹象。”

“各州府既然怀疑冯氏谋反,陛下又不派使臣前去安抚,冯氏怕死,所以不敢来朝廷。”

“若陛下派使臣向他示以诚意,冯氏欣喜能免于祸患,便可不用劳动军队使他顺从。”

“随后李世民派官员持旌节往岭南慰问冯盎,冯盎则让他的儿子冯智戴随着使臣返回朝廷。”

“李世民称赞魏征只建议派遣一个使者,岭南就得以安定,胜过十万大军的作用。”

“贞观二年十月,交州都督李寿因贪污犯罪。”

“李世民认为瀛州刺史文武全才,廉洁奉公,便征召入朝,命令镇抚交趾郡。”

“瀛州刺史原本同意了,不久又后悔,以旧病复发推辞。”

“李世民让杜如晦传旨于瀛州刺史望他诺守信用,但瀛州刺史执意辞退。”

“李世民再次召见他,晓以道理,瀛州刺史仍拒不从命。”

“李世民勃然大怒,倘若天子不能发号施令,如何治理国家。”

“便下令将瀛州刺史斩于朝堂之上,不久又后悔。”

李治:多亏了魏征的直言纳谏,父皇才能够幡然醒悟,为大臣平冤昭雪。

因为瀛州刺史卢祖尚不愿意上任,父皇一气之下就处死了卢祖尚。

这一举动确实是父皇的过错,还是魏征巧妙的指出了这一点,让父皇意识到自己的过错。

父皇处死卢祖尚之后,没过多久就与魏征议论齐文宣帝的为人。

魏征给父皇讲了齐文宣帝的一个故事,这才让父皇明白错杀了瀛州刺史卢祖尚。

齐文宣帝狷狂暴躁,然而与他人争论时,遇到理屈词穷时能够听从对方的意见。

当时前青州长史魏恺出使梁朝还朝,拜为光州长史,不肯赴任,宰相把这件事上奏了文宣帝。

文宣帝听完后大怒,把魏恺召入宫中大加责备。

但魏恺辩解自己先前任大州的长史,出使归来,有功劳没有过失,反而改任小州的长史,所以才不愿意赴任。

齐文宣帝听完后认为魏恺讲得有道理,就没有责怪魏恺。

父皇也正是听完魏征讲的这个故事,这才意识到卢祖尚虽然缺少做大臣的道义,但杀了他也过于粗暴,如此说来还不如齐文宣帝。

最后,意识到过错的父皇下令恢复了卢祖尚子孙的门荫。

“贞观三年,魏征升任秘书监,开始参与朝政。”

“魏征见丧乱之后,图籍散失,制度法令纷乱繁杂,便奏报朝廷组织学者校定四部书。”

“数年后,秘书府中的图籍,精要完备。”

“当时高昌王入朝,西域各国都想趁此派遣使者进献贡品。”

“魏征根据历史经验分析,谏言称各国使臣众多会导致耗费大量的国力资财。”

“李世民听完之后,也觉得有道理,采纳了魏征的建议。”

“贞观四年,濮州刺史因贪污被解除职务,上表陈情曾是秦王府僚,希望网开一面。”

“李世民怜惜濮州刺史,欲让他官复原职。”

“魏征谏言称秦王府的旧僚属,现居朝廷内外官的很多,担心每个人都仗恃偏袒,而让那些真正行为端正的人恐惧。”

“李世民欣然采纳魏征的意见,对濮州刺史称自己从前为秦王,只是王府的主人。”

“现身居皇位,乃是天下百姓的君主。”

“不能单单偏护秦王府的老人,大臣的意见如此不可以违背。”

“李世民原先曾感叹,大乱之后国家难以治理。”

“魏征却劝谏大乱后应仁政治天下,以古代君王教化百姓的先例,让百姓回归淳朴便天下太平。”

“宰相不认同,以夏商周秦为案例,称魏征是书生,高谈阔论会祸乱国家,不可听信。”

“李世民对此不以为然,接受魏征的建议而不怀疑。”

“宰相于贞观元年去世,但到贞观四年,李世民便已实现天下大治。”

“一年判死刑仅二十九人,刑法几乎不用,米价每斗才三钱。”

“蛮夷首领身穿衣冠,带刀宿卫。”

“东到大海,南过五岭,夜不闭户,行不携粮,路上就能得到供应。”

“李世民对群臣说这是魏征劝谏仁义治国的结果,叹息宰相见不到此情此景。”

赵匡胤:唐太宗能够听得进臣子的劝谏,或许这就是唐太宗能够成为千古一帝的原因吧!

不说其他的,单单唐太宗能够忍住不去泰山封禅,这一点就值得他敬佩。

他要是有唐太宗那样卓越的功绩,说什么也要去泰山封禅。

在贞观六年的时候,文武百官不断请求唐太宗举行泰山封禅大礼。

但唐太宗不以为然,认为若天下安定,百姓家家富足,即使不去封禅也无不可。

可群臣还是不停地请求,唐太宗打算听从大家的意见,惟独魏征认为不可。

唐太宗好奇是否认为皇上功劳不足,抑或是德行不厚,大唐不安定,还是四方夷族未归服、年成未丰收,祥瑞未到,以致不足以泰山封禅。

魏征均肯定了唐太宗的功绩,但认为虽太宗有上述六点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