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簿,正九品官员,放到现在的话,可以说得上是办公室主任,人口户籍,文书处理,知县在任的话,算得上第四把手。

典吏,这个官职比较特殊,没有品级但是有权力,手下是三班捕快,只是没有品级而已,算得上县丞的第五把手。

师爷,这个就比较特殊了,仍然是没有品级,通常是协助知县治理政务,一般都是知县的心腹。

所以主簿才放在第四把手,师爷和县丞各为第二第三,具体还是要看知县。

然后就是三班六房,分别是快壮皂三班衙役,分别是负责按顺序分别是对付罪犯、看管罪犯、站堂行刑的三班人。

而六房就比较复杂了,吏房、户房、礼房、兵房、刑房、工房,与朝廷的六部是一样的作用。

下面还有很多职能机构以及属官,就不一一赘述了,总之县衙里面的官制架构还是很复杂的,基本上面面俱到。

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情况下,知县只要没有特殊情况,升迁、换地、卸任、犯罪等情况,候补知县永远不会有出头之日。

只有这些情况发生,后补知县才会有短暂的任职机会,而如果朝廷没有新任知县上任的情况下,才会让后补知县扶正。

所谓的后补知县,只有两种人,一种是朝廷官员的亲信,走过场镀金,为日后的发展,履历镀金,另外就是还有一批买官的人,这群人花了不少银子,但是朝廷并不缺官员,便衍生出后补知县这个位置。

没权,但是有名,享受朝廷俸禄,所以很多有钱人愿意花钱买这么一个闲职,如果运气好上任知县那便是一步升天,如果没那个运气也没事,有了做官的机会,慢慢发展就是了。

而朝廷为了更好治理州县,在各地州县都设立了两个官员,例如神泉监,进了神泉监,就由知县全权管理。

一旦出了神泉监,神泉监周边就是县统制的地盘。

所谓一文一武,互相制衡,县统制有兵无权,知县有权无兵。

而县统制那边就简单许多了,县统制就是白武军驻守在各个州县的地区负责人,都是白武军之中挑选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