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7章 桓温终英雄谢幕;功过随后人评说

晋末风云录 番番外闻 1219 字 1个月前

他弥留之际,派人不停到朝廷明里暗里索要九锡的待遇,可能想临终整个安慰奖。

结果谢安、王白须联手,封赏的奏章,改了又改,桓温数次派人去催,谢安每次都说,写的不太好,还得再改改,结果到了7月份,到底靠死了桓温,他们也没定稿。

桓温的弟弟江州刺史桓冲,病床之前询问谢安、王坦之该之后怎么处理,桓温笑说:“他们不可能听由你来安排。”

意思就是,我还有一口气在,他们便不敢公开抗衡,一旦自己死了,桓冲是控制不了他们的,如果硬要谋害,对桓冲没什么好处,反倒声望扫地,威信尽失,还是老老实实做个忠诚的臣子吧。

公元373年七月十四日,桓温病逝,终年六十二岁,最可气的是,锡文仍未完成,让人揪心。朝廷追赠桓温为丞相,谥号宣武,一代名将走下历史舞台。

他一生雄才伟略,文武全才。

年前少时,白衣胜雪,单枪匹马为父报仇,后得南康公主青睐,做了驸马,平定巴蜀,数次北伐,讨慕容,征苻健,兵锋所及,震动敌军,而且颇有斩获,对于东晋的安定存续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虽然第三次北伐败给了慕容垂,但是这也没什么,自古胜败乃兵家常事。

桓温还具有政治家的洞察力,也敢于直面现实。多次上书革新时弊,把户口编入所在郡县,史称“庚戌土断”,强有力地打击了世族地主势力,完成户籍整理,增加了国家税收。桓温还才学傲人,书法如快马入阵,字势遒劲,被后人推崇,可能是因为他有英伟之气,所以才形化于心。

当然他也留给后人无数谜题,对于桓温到底有没有篡位之心,众说纷纭,正反面都有,言之凿凿,吵得不可开交。

但是我觉得,他大体上是有那个心,但没那个意。

如果他想篡,易如反掌,但是他克制住了自己那颗蠢蠢欲动的心,这是最难得的。

这么说有两个原因,他最敬重的人是刘琨、温峤等人,这些人都是忠肝义胆,标榜春秋之人,大体上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以他内心是有标准的。

第二个原因,是我自己想到的,如果他有那个心,王猛当年不会弃他而去。

王猛遍寻名主,当时是跟他混了一段时间的,识人辩色,洞察人心,谁能比得过王猛?所以别人也都就别瞎吵吵了。

在这里一锤定音,他压根不想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