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风云诡谲暗斗急

隆庆中兴 休息的云 1065 字 1个月前

徐阶深夜前往陆炳府上,这让陆炳极为意外,但是陆炳转念一想,其实也并不意外,眼下裕王殿下在苏松清理欠粮,徐家肯定是首当其冲,徐阶这次来访,肯定是和此事有关。

陆炳于是在书房接待了徐阶,徐陆两家毕竟是亲戚嘛。

陆炳问道:“徐阁老深夜到访,所为何事啊?”

徐阶说道:“还不是为了那几个逆子。”徐阶也没有隐瞒陆炳,将此事和盘托出,说到伤心之时,徐阶不禁老泪纵横,涕泗横流,真是闻者落泪,观者伤心。奥斯卡真的欠徐阁老一座小金人。

不过陆炳倒是没有被徐阶所打动,开什么玩笑,陆少保在诏狱,见过比这更惨的,对于徐阶这套,陆炳根本不吃。陆炳直接说道:“徐阁老,事情还未到如此地步,咱们两家毕竟是姻亲,有什么能帮的,陆某决不袖手旁观。”

徐阶也不啰嗦,他希望陆炳通过陆绎直接在朱载坖面前代为寰转,徐家愿意缴清欠粮,希望朱载坖高抬贵手。

陆炳想了想说道:“徐阁老,此事裕王殿下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还是陛下,只要陛下松口,此事就好说了。”

徐阶点点头同意陆炳的看法,这事肯定要经过嘉靖,否则恐怕难以收场的。陆炳答应去信陆绎,向朱载坖代为寰转此事,徐阶这才放心的告辞而去。

陆炳通过锦衣卫的消息渠道给陆绎去信。

苏州府,在朱载坖一口气砍了百十颗人头后,苏州府的士绅们终于认识到,这位裕王殿下不是开玩笑的,他此番手握重兵而来,又有临机专断之权,和他对着干没有好果子吃。

在朱载坖的推荐下,海瑞以苏州府推官的名义开始清理欠粮,数额其实很好确定,户部那里早就有数字了,苏州府历年积欠七百三十万石税粮,朱载坖大手一挥,给减去了三十万石,不要说裕王殿下没有打折啊。

清理欠粮首先就是核实田亩,其中投献好核实,但是比较麻烦的是飞洒诡寄等手段,一时之间难以核实。

所谓飞洒诡寄,就是将自己的田亩分散写入别人的名下。行使这种勾当,首先得与衙门中管鱼鳞册的小吏勾结买通,又称为“洒田”或“洒粮”。由于将田分别飞散在别户身上,所以亦称“飞洒”。其中散给实有人户的叫活洒,散给逃亡灭绝户的叫死寄。说白了就是将地主本该承担的税赋转嫁给百姓身上,百姓的田地没有增加,但是赋税却增加了。

为了逃避朝廷的赋税,士绅们的套路多的是,无优免权的农村地主就将田地寄在乡宦、举监、生员、吏丞、坊长、里长等有优免权的人名下,名“诡寄”;将田产零星分附于亲邻佃仆等户名下,化整为零,名为“花分”;请托缙绅冒认田产,名为“投献”。豪绅势宦常利用优免权包揽、受献,趁机侵吞朝廷赋税,剥削和奴役投靠来的百姓,变相蓄养奴仆,这些手段多了去了。

想要一时之间把这些东西都清理出来,是不太现实的,不过朱载坖也有自己的办法,田赋的多少,也许州县官员们不清楚,但是朱载坖知道,有一类人,他们是肯定清楚的。那就是衙门的小吏,他们久在衙门,士绅们搞这些各种手段都需要衙门小吏的配合。

朱载坖才没有耐心和这些士绅们玩什么清丈田亩的把戏,朱载坖也没这个时间,朱载坖直接下令陆绎把苏州府各县及府衙户房的一众小吏全部拘拿,拷问他们士绅隐匿的田产。

朱载坖知道,朝廷虽然有记载田产的黄册,但是赋役黄册在编造的过程中,编造人员常与官吏串通舞弊,私自涂改捏造,致使人户、田地和实际大多不符,不能作为赋役征派的依据,黄册因此不起作用。

而这些小吏们手上,则掌握了实际的田产归属,那就是白册,这个才是追缴欠粮的依据。最开始这些小吏们还嘴硬,朱载坖直接命令陆绎动大刑,打死几个小吏,根本不算什么事情,锦衣卫的各种刑具一上,这些小吏们纷纷受不了了,吐露了实情。

别看不起这些小吏,他们虽然无品无级,知县、知府要杀他们如杀一狗,但是实际上他们才是掌握了州县最真实的情况,谁家富裕,谁家贫穷,谁家有多少田产,都逃不过这些小吏的眼睛,虽然朱载坖对这一帮为虎作伥,对百姓敲骨吸髓的小吏极为厌恶,恨不能把他们的狗头也挂到阊门去,但是朱载坖很清楚,催征税粮还需要这帮小吏。

朱载坖吩咐陆绎:“告诉这些小吏,孤此次前来,就是为了追缴税粮,这七百万石的税粮,若是少了一粒,孤都要将他们悬首阊门,不信的话,他们可以试试!令各县的衙役按照实有土地给孤计算这些士绅们应当缴纳的税粮,若是不足的,就 叫他们拿命来抵!”

朱载坖同时命令锦衣卫查访,找几个平日里民愤最大的小吏,市曹刑戮,安抚民心。

现在这些士绅们疯狂寻求赵文华和唐顺之的帮助,虽然他们平时并不把赵文华放在眼中,但是现在恐怕也只有这位浙直总督能够在朱载坖面前说上话了。

他们来找赵文华的目的很简单,就是希望赵文华能够说服朱载坖同意改折,对于改折,其实朱载坖和赵文华都是同意的,江南卑湿潮热,粮食储存不易,即便是这些士绅之家,也不可能储存这么多本色米,朱载坖想要全收本色,显然是不可能的。

况且全收本色的话,转运到京师也是极为困难的,就在江南,那不是放着给这些硕鼠吗?全收本色显然是不可行的,这点无论是士绅们还是朱载坖都很清楚。

关键问题是改折的比例,按照士绅们的想法,弘治年间曾经规定了本色和折色的兑换比例,那就是一两银子折四石米,士绅们希望也就按照弘治年间的比例来折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