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学没几天,许聪聪就接到了一个任务:回家劝说已辍学同学复学。
石桥镇所在的泰前县今年开始在全县范围内普及义务教育,希望让所有的孩子都能完整的上完初中。
学校有一份名单,各个村庄今年毕业的小学生有多少,有哪些已经在初中了,有哪些没考上初中回去复读了,还有哪些直接辍学了。
劝学的目标人群就是辍学的这一批。希望他们都能来初中上课。
之前考初中所设的录取分数线成了摆设,辍学的那批大部分都是没到分数线的,也有少数到了分数线但因为家里没钱而辍学的。
县里要求各级政府、各个学校都能去做已辍学学生和他们家长的工作。
许聪聪问老师:“有的学生是因为上不起学才不来的,学校给他们免学费吗?”
桑老师:“……”
想啥呢?
“不免。义务教育,是降低初中入学门槛,让大家都能有学上,不用因为一时成绩不好而辍学,不是免学费。”
许聪聪说:“那人家上不起学的还是上不起学啊。”
桑老师:“……”
这学生话太密了!
他四十五度抬头,看着教室的房顶,沉默了一会,说道:“你们就回去当面传达教育精神就行了。至于结果,也不必强求。”
许聪聪又问:“老师,他们来了以后在哪儿上课啊?我看咱们学校没有空教室了呀!也没有多余的宿舍。”
桑老师忍无可忍,说道:“你哪来那么多问题?你比校长还操心!让你回去传个话,你别把自己当教育局长啊!等他们来了,学校肯定会有安排的。”
学生们都哈哈大笑,许聪聪自己也笑。
连桑老师也笑了起来。
事实上,他觉得这种程度的游说作用不大,能召回来的学生肯定没多少。没考上的,会觉得自己成绩不好,上了初中也没指望,大部分不会来。没钱上的,应该也不会来。
说是普及教育,没有配套的支持政策,怎么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