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它干嘛?换了还得坏。”
邓念英:“……我明天白天非得好好看看许明明的脚到底长没长牙。”
许新安说:“你这不是闲的吗?脚怎么可能长牙?她俩挤在上头跳,肯定是赶上寸劲了,两边一拉扯,就坏了。我跟你说,弄个皮子还不如缝个棉垫子放在上面结实,再跳坏了你也不心疼,坏一个就换一个。缝厚点,别让下面的弹簧扎她们脚。”
“你让她们穿鞋跳得了呗,也不怕扎她们的脚了。”
她本意是反讽,但是许新安没听出来,他说:“你说得对。下次就穿鞋跳好了。”
邓念英:“……”
好你个大头鬼!
她们别跳了最好!
许聪聪姐妹俩又在床上玩了一会,李云锦摸了摸脖子,都有点出汗了。
“好了好了,歇会吧,别玩了,一人喝一点水,然后咱们就睡觉了。”
“好。”
☆
晚上,邓念英跟许新安说:“今天去大姐家,二姐也去了,我问她金玲上学的事,她还是跟我说不上了。我都跟她说了,第一次学费我帮她交了,好歹让她进去待上一个学期,她不答应。说是金玲要是去上学,家里活就没人干了。他们家五个人的地,就二姐夫一个人干,忙不过来。得让金玲帮忙。唉。”
邓念英边说边叹气。
许新安说:“你叹啥气啊?你一个当小姨的,也算是尽力了。人家爹妈都不心疼,你心疼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金玲那孩子多听话啊,又懂事又听话又勤快。”
“所以才被人留家里干活啊。”
邓念英:“……”
许新安说:“我跟你说,小姑娘家家的,不能太老实了,不能太听话了,她得有主见,得学着不吃亏,那她以后才能过得好。都跟金玲似的,任劳任怨,让干嘛就干嘛,那她爹妈肯定使劲欺负她。欺软怕硬是人的本性。
我再跟你说,你别整天教育聪聪她们俩要勤快,要听话,眼里要有活。眼里有活那就有干不完的活。”
邓念英说:“所以你眼里没有活,是因为你不想干活,你在偷懒。”
“说孩子呢,说我干嘛,行啦行啦,赶紧睡觉吧。你明天不是还去二姐家,要不你再劝劝呗。明天我和咱妈带着孩子去姥爷那儿吃饭。”
“你们中午吃的什么?”
“也在姥爷家吃的,土豆炖鸡,聪聪中午在那儿吃了炸地瓜丸子了,春生嫂子给她炸的。她吃了不少。”
李云峰的两个儿子,长子李春生,比许新安大,次子李秋生,比许新安小。
邓念英无语片刻,说道:“明天过去的时候再带点东西过去吧,咱们拿一份礼,吃两顿饭,这不合适呀。”
许新安不以为然,“这有什么不合适的。不过是吃顿饭而已。我再跟你讲,你不要想着当道德标兵,更不要想着把我闺女们培养成道德标兵。我看你有这个架势,整天跟聪聪说些有的没的。”
邓念英说:“我妈就是这么教我的,我从小自立自强,不占任何人的便宜,不要别人的东西,也不接受别人帮忙。我觉得挺好,有什么问题。”
“你觉得好就行,没有问题。你妈教的也没有错,但是有点过了。自立自强和适当接受别人帮助不矛盾。我肯定也要聪聪和明明自立自强,但是不能说孩子都累的受不了了,别人好心给她搭把手,她宁肯累趴下也死咬着牙不接受。那不是自立自强了,那是傻。”
他媳妇就傻。
邓念英:“……”
黑暗中,她沉默着,没再说话。
当年父亲去世,母亲一个寡妇带着她,为了不让村里人说闲话,为了她们母女俩的名声,母亲对她要求格外严格。她当时在地里干活,有些重的东西无论如何都背不动,使劲使得牙都快咬出血了,有好心的邻居想要帮她一把,母亲就替她拒绝了。
她妈虽然不能下地干活,但是能下地监督她,不允许她出现一点点瑕疵,不允许她给任何人留下任何有可能攻击她的把柄。
她们娘俩相依为命,在村里的口碑确实好得不得了。谁见到她们都要竖起大拇指夸。
她妈跟她说:“看见了吗,如果你接受了别人的帮助,今天别人可能就不是给你竖大拇指,而是传你的闲话了。”
她一直把她妈说的话奉为圣旨。
她想让自己的女儿也成为这样没有瑕疵的人。
这辈子她就只有这两个女儿了,女孩子在农村生活有多艰难,她是知道的。
金玲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她两个哥哥到了年纪就去上学,考不上了才辍学回家,没有钱交学费他们的爹会去借。她呢?她连学校门都进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