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格外看重

他这才想起王建设精通川鲁淮粤四大菜系,不仅熟练掌握湘菜、赣菜、本帮菜等冷门菜,甚至对许多国外菜肴也是样样精通,完全没有任何他会做不了的菜。

栾学堂时常想,王建设难道真是灶王爷转世不成?可即便是灶王爷也只应该管着华夏本土的菜肴,怎么连外国的菜都会做得那么好呢?

于是栾学堂干脆直接要了菜单子,王建设则被问得愣住了,因为不知道对方具体想要哪些菜的菜谱。

对于那些传统流派的老牌厨师来说,通常都有他们自己流派传承的独特菜谱,但王建设这里却没有任何这样的东西。

所以面对栾学堂的要求,他还真有点无从下手。

“栾掌柜,您要哪些菜,请先列个单子给我,我把对应的菜谱写给您好了。”

王建设对栾学堂解释说:“您作为行家也应该知道,仅仅凭借菜谱,不可能做出完美的菜肴来。”

对此栾学堂心有灵犀地点头称是,他自己不仅是一位丰泽园的大掌柜,也是一位技艺精湛的大厨。

他明白靠菜谱是无法成就顶级厨师之位的;不然的话,各路名厨就不会费尽心思去收徒弟,手艺自然会通过家族继承下去。

要成为大师,除了天资聪颖还需不懈练习和积累。

当然,菜谱也有其价值所在——对于顶尖高手而言,更多的菜谱能帮助拓展他们会制作的菜品库。

“我这就整理一下需要哪些菜的菜谱,并列出清单麻烦建设了。”

经过一番斟酌,栾学堂决定好好挑选几十道菜便足矣。

若全部要来,几年也未必能弄完。

他准备认真挑选出几十道最经典的菜品,“到时就把名单给你好了”

,王建设点头同意便离开了。

王建设一来到丰泽园时就被栾学堂格外看重。

一般专灶师傅和其他人都是一年一签,只有他的合同是每半年一续,并且入职丰泽园不满一个月他就得到了这半年应得的花红奖金。

按此势头,即便将来有一天离职时再算也不见得能拿这么多。

这不仅是由于王建设的技术过硬,更是栾学堂为了招揽他而刻意优待,而栾学堂重才不看重钱财的性格也为丰泽园吸引了不少人才。

丰泽园为员工提供的薪酬福利十分优越,否则也不会请动像王建设这般四位数菜系大师级的人才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