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公司与ASS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后,公司的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今年已经到年底了,想要看到效果显然是来不及了,但明年,也就是中国智造2025的元年将会突飞猛进,到时候两位就能看到效果了。”
也许是李墨曜的自信太过十足,李鹤云不由得跟着对方的思路走了,他问:“那么我们该怎么办?”
“生产线。”
李墨曜言简易赅,但绝对说到最关键的问题上了,李鹤云的心脏仿佛被响鼓重锤敲了一记一般,有种如梦初醒的感觉。
……
……
饭是没办法一口一口吃了,无论是李鹤云还是梁睿宇都迫切地想看看这个年轻的领头人肚子里到底还有多少货,匆匆用过午餐后就直奔工厂而去。
工厂不在澄州市中心,这也是城市发展的应有之意,为高企特意规划出来的自贸区有着典型的临港特征,这并不奇怪,沪上临港作为全国首个自贸区本身就起着示范作用,全国各地的自贸区基本都按照临港模式规划蓝本,所以如果不仔细看很难发现各地域的特色。
如李鹤云先前介绍的那样,智飞的规划的确很小,厂房只有一间,办公场所和厂房是一体的,员工也只有八十多人。
李墨曜和岳扬到来时,李鹤云还组织了公司的高管和技术人员与他们见了一面,接下来就直接到了工作现场。
面积只有四百来平的小厂房自然不可能有一条完整的生产线等在那里,况且航空器的特殊结构也导致了大量需要手工操作的环节,他们显然在组装新机型。
李墨曜简单的做了参观后,依旧保持微笑说道:“很感谢智飞能够把核心技术直接拿出来给我们参观,想必李总也明白,这样的生产能力和这样的效率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做到降低成本的,所以我们需要一条更真正的智能生产线。凭借工先锋的技术优势这条生产线一旦落成,中易直飞的成本优势将荡然无存,我们甚至有望把一架eVTOL的市场价降至一台国产新源汽车同等水平线上。”
李鹤云苦笑:“我当然相信工先锋的技术能力,只是……没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