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沈州自动化研究最新成果,本乡本土的,技术拿来用也很方便。”
“你给我详细说说。”虽然贾铭章不了解技术细节,但从字面意思就能感受到这种技术的适用点在哪儿。
“传统制造方式在面对批量定制时,往往存在工艺规划和编程调整周期长、交付速度慢等问题,难以满足市场的快速响应需求。面向批量定制的自适应可重构柔性控制技术正是针对这一问题提出的解决方案,它能够实现生产系统的快速重构和自适应调整,从而大幅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李墨曜尽量言简意赅地说明这项技术的特点,贾铭章兴奋地一拍手掌:“太好了,来的正是时候,没想到还有这种技术。”
“其实关注一下研究所的官网就可以了。”
李墨曜轻描淡写地话,倒让贾铭章闹了个大红脸,他感觉自己在这个年轻人面前,年龄优势丝毫起不到作用。
“众诚的产品属于私人定制,核心原理差不多,但落在具体细节上有差异,每张订单,甚至同一订单的不同组成部分都会因为这些差异而延长生产周期,有了这项技术就可以轻松的解决旧有的顽疾。SMW也会根据这一新信息加入新模块,从而实现精确的生产数字化管理。这套系统如果落成,要比沈鼓的ERP系统还要先进。”
贾铭章眼里放着光,大有一副磨拳擦掌的架势,恨不得立即上马就干。
“还有一个问题。”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墨曜用的是降调,是重点标注的意思。
“什么问题?”
贾铭章现在是事务繁多,最怕节外生枝,听李墨曜说得认真,他不免有些紧张。
“就是旧厂区的问题。”
“旧厂区基本上确定保留了。”贾铭章说,“我个人也倾向于保留,但对之后的改造和发展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