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的性格是习得的,不是遗传的。
游加信面对突发的意外,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救人而是通过杀人的手段让受害人永远沉默,这样的做法,归根究底,可以从他的家庭教育里找到答案。
游加信时刻处于一种无形恐惧之中,本应该给他最大支持的父母,时刻都会成为给他最大精神压力的“施暴者”。
相较于面对父母的将来的反复盛怒,杀死陈莲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如此掩耳盗铃虽然令人觉得愚蠢,但是细究其原因便顺理成章了。
在游加信的袒露过程中,部分听众不免动容,与之共情。
但白潇丝毫不买账,内心毫无波动,冷道:“陈莲华的生命被你剥夺,这是事实!”
“我不用知道犯人的心情,也没必要理解你。”
“我对于你不幸的原生家庭不感兴趣,也不管你的真实动机是什么。”
“我只同情陈莲华到死都还放心不下在家等待自己吃年夜饭年幼的孙子孙女。”
“我同情在阖家团圆钟声敲响时刻,陈莲华孙子孙女听到的却是奶奶死亡消息。”
“我同情来为了来找我给他们奶奶讨个说法,在寒风凛冽的夜里走了五六个小时饥饿的两个孩子。”
“我只知道,因为你,他们失去了他们在这个世上唯一真心疼爱他们的亲人。”
“我只知道,依据法律,你就应该被判死刑!”
白潇说到这里,刚刚还在共情游加信的听众,马上就清醒了,是啊,他杀了人他有什么可怜的,可怜的明明是受害者以及两个孩子。
白潇继续说:“本案,被告人游加信犯罪动机极其卑劣,主观恶性极深。”
“游加信驾车故意从活生生的陈莲华身上碾压过去两次,致受害人当场死亡,动机极其卑劣,手段特别残忍,情节特别恶劣,罪行极其严重!”
“游加信为了逃避法律责任,故意制造醉酒驾车的假象,损坏隐匿行车记录仪的内存卡,在法庭上反复撒谎狡辩,主观恶性极深!”
小主,
“被告人游加信仅因一般的交通事故就杀人灭口,丧失人性,人身危险性极大,依法仍应严惩,判处死刑!”
双方均发表完最后一轮辩论意见。
到了庭审的最后的一个阶段,主审法官看向游加信说:“被告人游加信,你做最后陈述吧!”
游加信道:“事到如今,我只能真诚地对受害者陈莲华以及她的孙子孙女说声‘对不起,我错了。’”
“不管最终结果如何,我的父母都愿意帮我向受害者的家属赔偿。”
“希望法官对我从轻处罚。”
游加信说完,主审法官敲击一下法槌:“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