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叫他高兴之余又惊讶,这许小哥是真有本事啊。
入袋为安,几人全然没注意街对面的饭馆二楼,一双不甘的眼睛正在注视着几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胡彻不甘心。
刘全是个傻的,要是听他的,这些笋子能给他挣来双倍的银子。
刘全背后有主子在,不好得罪,可这许家小子也这么油盐不进。
眼看着开春了,竹笋也越来越少,再不想办法,他这桩好生意就打水漂了。
该想个什么办法好呢?
既然这姓许的能收,那别人肯定也能收....
-
许毅把竹帘子收好,拍了拍手,“咱去中街一趟。”
他得去看看自家的铺子,那往后应该就是他的了。
说是租十年,他们都知道那是县令堵朝廷嘴的。
挂在县衙头上,凭空叫人占了,朝廷若是派人来问,他和县令都麻烦。
可这有了字据可就跟自己没关系了。
若是一下子签了买卖的字据也不成,朝廷挂的铺子地皮都贵,好大一笔账目,难平。
就比如他买的地皮,就远超实际的价格。
许毅把这些杂念摇出去。
“走吧。”
看完铺子,他还能顺道去衙门把老师的东西取了。
-
他们在县城转悠,殊不知马上就有人找到自己家去了。
流民村外,一对中年夫妇坐在马车上,“女儿咋能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呢。”
她问车夫,“离三水村还有多远?”
车夫眼珠子一转,“快了,在绕过一个村就到了。”
谁叫这俩人实在大方,没有车夫愿意来乡下,便开出了一里地3文的高价。
他多绕两圈,多挣俩子去找个小娘子快活多好。
他心里美滋滋,车上的妇人却叹了口气,“这离县城也太远了。咱带的馒头呢,一会看着点,别叫秋秋吃急了噎着。”
俩人正是秋秋的爹娘。听说秋秋跟着人回村了,满脑子都是被人牙子拐走了。
那肯定吃不饱啊。一想自家如珠如宝疼着的心肝在乡下吃糠咽菜,没准连菜都吃不上,只能喝凉水充饥,秋秋娘心疼的直抹眼泪。
还是秋秋爹镇定些,赶紧买了十个白面馒头,又雇了辆马车往这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