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琳琳一样取了一点,迫不及待送入嘴里。
半个时辰后,等琳琳再次出来时,怀里揣着那三包样品和各自的制作配方,眼神中和其他同志一样,闪烁着炙热火焰,兴奋高呼,“好吃的!我要做好多好吃的!”
之后,邱琳琳成为新任美食业务经理,贴出告示张罗人手,按明安教的法子组织大家用山宗关买来的黑糖,和牧林镇送来的熟石灰兑水提纯白糖,然后输出第一样产品。
白糖有了,再拿镇上自产的红薯淀粉,加入油盐糖炒在一起,调个甜咸口,用模具压成一块块长条压缩饼干,油纸包了装入盒子,运到山宗关作为干粮出售,作为第二样产品。
最后一样则是利用白糖,镇上的鸡蛋,以及燕海平制碱厂产出的苏打粉,按照方子制成香软蛋糕,作为第三样产品销售。
明安还告诉邱琳琳,可以从牧林镇那儿采购牛奶羊奶做成奶油,涂抹在蛋糕上会更加好吃,只是运输会麻烦些。
白糖和其衍生的食品产业点出来,用工人手一下子就吸纳了很多,而且吸纳的以女子居多,也正是流民比例中最大的一部分。
除了白糖利润不错外,压缩饼干和蛋糕的原材料成本和运输成本摆在那儿,价格也不宜过高,所以利润肯定比不上香水和酿酒。
业务管理的法子,明安每晚都会抽空写些现世的经管教材,邱琳琳跟着已经有经验的燕小六和燕海平学习,再对着教材一点点融会贯通,这个美食业务经理逐渐当的有声有色。
之所以安排琳琳把这个业务做起来,明安主要还是想着让投奔而来的百姓手上有些零工活干,有银钱拿,每日过得也有个盼头,对集体也更加有归属感。
当邱琳琳这几个食品厂开起来后,由于不依靠什么机器,大多是简单灶具纯手工制作,所以吸纳的用工人手远多于其他几个厂,然后就看到一道颇为壮观的风景。
每日清晨,当镇门一打开,镇外窑洞住着的百姓呼啦啦涌进镇子来上工,窑洞里就留些老爹爹老太太打理种下的红薯苗。
然后一到傍晚,那些百姓拿着今日挣的银钱,在镇子上采买些东西,呼啦啦往镇外涌,回到窑洞里休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人流涌动场景,明安总觉得有点像现世七八十年代的感觉。
出发的日子已经到了,王富贵按照约定,驾着车队来迎接明安和车小芸。
本来想着顺路多进些香水和兵圣酒回北岳,正巧赶上邱琳琳出了一批压缩饼干和白糖,王富贵一尝之下大为喜欢,加银钱租了马匹和车子,把这两样新鲜事物塞个满满当当,这才心满意足出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车队正准备出镇门时,明安远远瞧见山顶上的明春莺和明铁钩,正背着沉重的帆布包艰难匍匐前行。
负重匍匐很难受,可他俩眼神火热,闪耀着和其他同志们一样的炙热之光,对这个脏兮兮的运动乐此不疲。
来了月冥之后,明安每日都让这两个小家伙不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