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章甫有些为难,寻思一阵,用只有明安能听见的声音,说了简短的两个字。
“议和。”
“议和?议和干嘛不光明正大的军舰开路护送,不然也不会落到这种境地。”
叶章甫面露难色,“议和这事,乃是一道密旨,其中缘由不宜张扬,老夫只能说这么多。”
得了关键消息,明安闭目整理信息,推测这行人的目的,选择以什么样的一种方式才能够化险为夷。
“东海国海军舰队离这儿多远?”明安招来铁钩问道。
“两个时辰可以到。”
“知道了。”
一番思索,明安整理出来了敌人的大概计划与意图。
首先,他们不要死的叶章甫,而是要活的,不然可以直接命燕凌天杀了叶章甫,把尸体送过去就行。
这样看来,可以排除掉政敌想干掉叶章甫的可能性。
其次,他们从吴山国出发,兵行险招开到东海国海域拿人,应该是打算以叶章甫为人质要挟,平安回到吴山国。
结合叶章甫此行目的,八成是吴山国内部派系斗争,想拿叶章甫做文章搅弄风云。
至于为什么那帮人不等叶章甫进吴山国海域动手,而是千里迢迢到东海国来虏人,明安有点搞不懂。
真想破坏议和,让叶章甫进了吴山国海域在动手不就行了么?
东海国知道右相被抓,国体受辱,铁定要发狠,这不就全面开战了?
长痛不如短痛,何必像现在这样两国小范围拉扯内耗个不停?
等一下,假设这帮人并不想全面开战,也不想议和,就想这样小战不停内耗呢?
无论是前任明安了解的九州历史,还是现任明安了解的五千年文明史,都认识到一点。
战争规模过大,会造成严重的损失,甚至灭国,但是小战不停,对于一些封建朝堂内部的勾心斗角来说,却是良好的制衡手段,甚至是发财手段。
军队将领通过战争获得军功,世家文人通过经营军需获得利益,所有上层阶级都可以从中获得利益,除了那些可怜的百姓。
“叶老,等会儿你如此这般……”明安凑到叶章甫耳边一阵嘀咕。
叶章甫意味深长的看了眼明安,沉吟片刻说道,“好,就按小友说得办。”
明安清清嗓子发出指令,“让甲板上的人撤下来养伤,跟那伙人说我们要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