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是安哥啊!”
“村长太厉害了!”
激动的叫喊声此起彼伏荡漾开去,激得林中飞鸟纷纷飞起。
明安手掌往下压了压示意众人安静,把这两锭银子交到了周根手中吩咐。
“吃完粥,分完粮,大家伙有了气力,根叔你带些人手再去集市上买些麻布和米粮。”
“我听说东海国近来不太平,米价还有上涨的势头,你把钱都花了,不用省,用完了我再想办法搞钱。”
五十岁出头的周根,原本是湘江国走镖的江湖镖师,被一伙厉害山贼劫镖伤了手筋力量大减,几乎成了废人。
长年走镖闯荡九州南北,让周根练出个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左右逢源性子。
明安在村中指挥众人干活时,就感觉到这周根口才不错,很适合干些对外交涉的活儿。
周根在衣服上擦了擦银子,小心翼翼把银子收到怀里点头。
“村长,你这些日子辛苦了,回来好好休息,其他的事你不用担心,我带些腿脚利索的去办。”
“嗯。”明安应了声,拍了拍筐里的麻布对赵三婶吩咐。
“三婶,你带人把这些麻布全做成衣裤,保证人人手至少一件。”
瞥了眼远处躲在家里,畏畏缩缩不敢出来的光腚老太,明安语重心长说道。
“我要你们每个人都活得体面!”
赵三婶脸一红,支支吾吾点头,“村长放心,你安排的事我一定办好。”
本来还想趁热打铁把红薯的事情讲一讲,不过明安看到众人面有菜色,眼中还闪烁饥火,忽然意识到自己成了以前高中时期,饭点到了还在讲个不停的拖堂老师,扬臂一声大吼。
“烧火!起锅!咱们熬稠粥!”
众人齐声欢呼忙碌开去,洗锅的洗锅,烧火的烧火,捡柴的捡柴,淘米的淘米。
小主,
烧出高高的火焰后,两个大土锅往火上一架,没一会儿就咕噜咕噜吐出白腾腾的水汽。
等水面完全沸开,明安亲自扛起一袋运回来的小米粮,先倒一半到一口锅中,再把剩余一半一股脑儿全倒进另一口锅。
拿着长勺柄各自搅腾两下,顿时一股好闻的米香散了出来。
全村老少闭上眼睛踮起脚,满脸陶醉感叹,“好香的粟米啊!”
众人拾柴火焰高,那两锅小米没一会儿就熬成了稠粥。
村民人手一个碗自觉排成了两条长龙,叶小秋和邱琳琳帮着锅前施粥,赵三婶和周根帮着人手一斤分粮。
一番忙碌过后,所有人抱着厚粥大口猛干,惬意眯眼感受扎实暖流,一点点滑入干瘪的腹中,将那挠心饥火浇熄的幸福。
“吃饱的感觉,真好啊……”
明安正仰望星空下的飘动的云彩,试图从云彩的运动轨迹中观察出一些气象规律。
听到众人愉悦的叹息声,内心柔软处有种莫名触动。
后脑勺仰了仰倚靠在土墙上,明安理了理额边沾着汗水和泥尘的散乱发丝,清澈的少年眸子倒映出夜空中璀璨的星辰之光。
吸了口气胸腔发力,明安的声音变得深沉悠扬。
“深夜花园里四处静悄悄,树叶也不再沙沙响。夜色多么好,令我心神往。在这迷人的晚上……”
这歌声悠扬、低沉、浑厚,在这静谧的夜空下,吃饱肚子的村民之间,有股莫名的诱惑力。
村民纷纷放下碗,怔怔倾听明安那悠扬的歌声,跟着一起低声念唱这首与九州乐理完全不同,却又独树一格的《莫斯科郊外的晚上》。
随着村民的合唱,悠扬之声越来越宽广,宛若一道道溪流,荡漾在这片荒凉的山野林间。
不安和迷茫已经消散,饱经战乱的乡亲们,仰望月冥山脉特有的漫天璀璨星辰,眼中充满了对明天的期盼。
赚钱买东西,煮粥分粮,唱歌鼓舞人心。
忙碌到几乎要虚脱的明安,终于躺靠在那坑洼的草席子破床上,抱媳妇那般抱着那个编了红薯蔓的藤筐。
本想趁热打铁给村民介绍一番马上分秧种下,想想还是算了。
斜斜透过窗子望向星辰,明安摩挲着红薯蔓低声呢喃。
“反正明天的太阳,还会再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