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出击?岂不是要再次挑起战端?”
“西夏虽然战败,但实力犹存,贸然出击,恐有不妥啊!”
“林大人,此举太过冒险,还请三思!”
大臣们纷纷表示反对,就连一向支持林语的赵炅,也面露担忧之色。
林语却丝毫不为所动,他继续说道:
“臣并非主张大规模出兵,而是建议组建一支精锐部队,深入西夏腹地,摧毁其残余势力,使其无法再次对大周构成威胁!”
众人闻言,都愣住了。
这个方案,大胆,却又充满了诱惑力。
如果能够成功,将彻底解决西夏边患,为大周赢得数十年的和平。
赵炅眼中精光闪烁,他紧紧地盯着林语,沉声问道:
“林爱卿,你说的主动出击,具体是指……”
赵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一丝探究。
林语微微一笑,胸有成竹地说道:
“陛下,臣并非建议大规模用兵,劳民伤财。臣建议,采用屯田制。”
“屯田制?”
赵炅疑惑地重复了一遍,朝堂上的大臣们也开始窃窃私语。
林语不慌不忙地解释道:
“正是。臣建议在边境设立屯田点,招募百姓前往屯田,平时耕作,战时为兵。如此一来,既能解决边境防御问题,又能安置流民,减轻朝廷负担,可谓一举两得。”
“耕作?战时为兵?”
兵部尚书李怀远站了出来,一脸不屑,
“一群泥腿子,能打什么仗?岂不是白白送死?”
林语瞥了他一眼,说道:
“李大人此言差矣。这些百姓虽然没有受过正规的军事训练,但他们熟悉地形,民风彪悍,保家卫国的决心绝不逊于正规军。
况且,我们可以定期派遣将领对他们进行军事训练,提高他们的作战能力。”
“那粮草辎重如何解决?”
户部尚书王守仁也提出了疑问。
“边境土地肥沃,足以自给自足。朝廷只需提供少量的种子、农具和武器即可。”
林语答道。
“万一西夏残部来犯,这些屯田的百姓岂不是……”
王守仁还想再说什么,却被林语抬手打断。
“王大人,您多虑了。屯田之策,并非简单的安置流民,更是一场潜移默化的军事演习。西夏残部若是来犯,正好可以练兵,让他们在实战中成长。
况且,我们还可以派遣经验丰富的将领和老兵前往指导,确保万无一失。”
林语的语气中充满了自信。
赵炅听完林语的解释,心中已经有了决断。他环视一周,沉声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