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峰轻声叹息道:“我不是不让你下山玩,只要你安全就好。”澜悦瞬间抬头,高兴的举着梅花灯。“萧叔叔,您看这个梅花灯,漂亮吗?这是我猜灯谜得来的。玩的太开心,所以忘了时间。”
萧峰听后,微微浅笑,伸手轻抚澜悦的脑袋:“无妨,不过下次要注意时间。这梅花灯倒是精巧,很配悦儿。”
澜悦顿时展颜,举着灯给萧峰看:“萧叔叔,你看这灯上的画,像极了咱们寨子后的梅林呢。”
正说着,突然一阵风吹来,澜悦没握紧,梅花灯脱手而出。澜悦惊呼一声,眼看梅花灯就要落地熄灭。
只见萧峰身形一闪,接住了梅花灯。澜悦高兴地抱住萧峰大腿:“萧叔叔最厉害了!”萧峰宠溺地看着澜悦:“傻丫头。”
而后,拉过她的手,三人一同向着山寨走去,月光洒下,映照着他们的身影,那盏梅花灯在萧峰手中闪烁着温暖的光。
这一晚的灯会,不仅让她感受到了古代节日的热闹与欢乐,也让她在这个陌生的世界里找到了一份温暖和归属感。
灯会过后,花花想到她上次偷跑下山,把他们担心坏了,他更是整日跟着澜悦,跟眼珠子似的。
无奈的澜悦在山寨待了两个月。给山寨的孩子们建了一座学堂。那些流民们看着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娃,整日为他们忙上忙下,都有些不好意思。
于是自告奋勇的找事情做,其中有一位六旬老秀才,文采斐然招人嫉妒,被诬陷科考舞弊,取消了考试资格。
后来因为战乱,与家人走散,跟着流民来了这里。他找到澜悦,认真道:“小丫头,我愿意教孩子们学习。
澜悦眼睛一亮,脆生生地道:“那就拜托先生了。”老秀才捋了捋胡须,笑道:“小丫头一片赤诚之心,老夫定不会辜负。”
不久之后,学堂便正式开课。老秀才授课极为认真,孩子们也学得津津有味。澜悦时常跑去学堂查看,有时还跟着一起听讲。
这一日,澜悦发现课本太过单一,都是些枯燥的文章。她灵机一动,想起上辈子那些有趣的启蒙读物。
澜悦找来纸笔,凭着记忆开始编写。她把一些简单的道理编成朗朗上口的歌谣,又画上生动的插图。当她拿着自己编写的小册子给老秀才看时,老秀才先是惊讶,随后大为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