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成包产到组,徐志全心中激荡,但又忽然后怕了起来,患得患失的心情在交替变换,要知道,隔壁好几个大队都按兵不动;他知道,那几个大队支书在观望,晚一点就晚一点,起码保险不是?
村民们一个个喜笑颜开,每天都站在地头守着界碑,生怕有人偷改;这次的包产到组好啊,组里面也可以再分嘛,支书没有明说,但话里话外都是这个意思。
“交了公粮之后,再留下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句话的影响力巨大,传到附近好几个大队了,每天都有人来徐家村这边看热闹。
虽然距离收玉米还有段日子,但徐家村的人对庄稼的照料明显不一样了,这次秋粮还没收,但所有人都坚信,这次的玉米一定打的比往年多。
徐志全嘴里叼着旱烟,眉头又皱了起来,他想找郑卫民再讨个主意,但郑卫民这会儿人在广州,说不定马上就要回北京哩,可不敢乱寄信出去。
郑卫民的广州行要结束了,还有半个多月就要开学,学校也不好让大家真的把暑假都放在南方,总要让大家回家看看,和家人团聚个几天。
这些天的任务也明显减少,大家都轻松了不少,谈论的话题也都变成了要买哪些东西回去,回去之后要做些什么。
广州方面的同志给大家准备了纪念品,有衣服,鞋子,还有当地的一些点心——这倒让郑卫民又省了一些。
房间里都是诱人的香味,郑卫民和高羽都在整理行李。
“东西有些多,早知道少带点衣服了。”虽然嘴上这么说,但高羽脸上的笑意依旧满满。
广州的同志比较细心,夏天马上过去,给他们准备的都是秋天能穿的外套。
郑卫民也仔细地把衣服叠好,他又跑出去给王云芳买了一条蓝色长裙,这个就不用带杜若去试了。
“来的时候一个包,走的时候两个包。”
于老师从外面敲门进来了,看着两个人忙活的样子便笑道:“还在收拾呢?”
“是啊,于老师您收拾完了?”
“我的东西简单,收拾一下就得。等下记得去订火车票。”
于老师掏出两个信封,放在了桌子上:“收着啊。”说罢,他把手背在后面,笑眯眯地出去了。
高羽兴奋地拿过信封,打开看了一眼,对郑卫民说道:“我就知道会有的。”
郑卫民也把信封打开,看到里面有十张大团结,淡定收好,对高羽说道:“你直接回北京对吧?”
“咋地?你还不回去啊?”
“我想去趟云南,看看我大舅哥。”
高羽说道:“你小子行!放心好了,回北京的路上我会帮忙和杜若提的。”
一说到这事儿,郑卫民就纠结,还得再买几副墨镜。
晚饭前,郑卫民去找学校的冯老师登记了一下,把北京改成了昆明;之前整理的资料也上交到了冯老师手里,由他带回北京。
高羽很是配合,在同学们中宣扬郑卫民要去看大舅哥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