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持续了两个小时。最终,会议决定:
一、将产业基金规模扩大到1000亿,采用市场化运作模式; 二、组建省级投资平台,参照星城经验设立三大主体; 三、重点支持各地优势产业,推动错位发展。
散会后,李尚民把李一凡单独留下。
"小凡,产业布局这块就靠你了。"李尚民语重心长地说,"现在各地都在转型,关键是要找准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
"我明白。"李一凡说,"这两天去朱洲,更坚定了这个想法。我们完全可以发挥各地优势,打造特色产业集群。"
回到办公室,秘书送来一份材料:中央组织部已经完成对陈启明同志的考察,反馈意见很好。这让李一凡松了口气,星城的工作可以继续保持稳定。
正准备研究文件,省委组织部长许宏志来访。
"株洲的干部班子需要调整。"许宏志开门见山,"王德明书记很有想法,但缺少懂产业、会创新的干部。组织部准备从星城选派几个干部过去,你觉得怎么样?"
李一凡思考片刻:"可以。我们在推进产业合作的同时,也要加强干部交流。不过人选要慎重,既要有改革创新意识,又要了解制造业。"
送走许宏志,已是深夜。李一凡拿出笔记本,继续完善全省产业布局方案。作为分管经济的省委常委,他必须在更大的格局中谋划发展。
这时,陈启明发来信息:岳父林建国对半导体产业园很满意,特别是中微公司的进展超出预期。李一凡回复:"继续加油,产业创新的路还很长。"
望着窗外的星城夜景,李一凡陷入沉思。从星城的探索到全省的布局,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推进,每一步都需要智慧和勇气。但他坚信,只要方向对,道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