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端起面前的茶杯,一饮而尽,长舒口气,继续说道:“此次朕会带上云霄子,有他在,朕相信水师定能平安抵达交州。”
狄青和陈松相互对视一眼,两人皆沉默不语。他们知道皇帝一旦决定的事情,就很难再改变。看来只能祈求一路顺风顺水,不要发生任何意外。陈松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终究还是咽了回去。
皇帝眼眸在两人脸上扫过,最后看向陈松,接着说道,“传令下去吧,两日后启程,天子卫队随朕出征。”
“遵旨。臣即刻去通知魏丞相与张丞相。”陈松应允,随后起身退下。
皇帝亲征,乃是一件大事,即便皇帝已经做出决策,朝中的重臣们也要商议一番。准备皇帝亲征的具体事宜和一些出征前的准备,比如祭拜天地,选个黄道吉日等等。
陈松离开后,秦狄再次开口道:“上庸范铸铜钱一事,准备的如何了?”
“回禀陛下,臣离开上庸时,第一批铜钱已经范铸完毕,共计三万余枚。臣此次北上,特意带来了百枚。”狄青从怀中掏出个钱袋,里面哗啦作响,送到皇帝面前。似乎怕皇帝多想,继续说道:“陛下,这百枚铜钱,乃是臣用老钱换的,已经留底存档。”
秦狄并没多说什么,将里面的铜钱倒在手中,仔细观看。
“做工质量倒是符合朕的要求,范铸的速度如何?”
“按照目前的范铸速度,每个月可范铸八至十万枚。”
得到狄青的回答,皇帝点点头。
随后对上庸的军务以及运河的挖掘进行了一些了解。军中有狄青亲自坐镇,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通往梁都的运河挖掘完毕,正在对运河两侧的堤坝进行修筑,预计再有一年的时间,便可开闸放水。到那时就意味着梁都到京都的水路开通,可乘船往来。
他们在这里讨论政务时,尚书省则炸开了锅。
得知皇帝又要亲征的消息后,尚书省的那帮文臣,彻底凌乱了。国有战事乃是常态,但是哪有皇帝屡次率兵亲征的例子,这哪是皇帝,不知道的还以为他是个大将军呢!
魏征吹胡子瞪眼的看着陈松与张琛,两人神色倒是很冷静,有这样一位皇帝,两人早已习惯了。
“我说二位丞相,你们当真就任凭陛下这般胡闹吗?我们身为臣子,岂能让国君屡次涉险。皇帝亲征,就是再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毫无用处啊!你们不去上谏,老夫带着尚书省的诸位同僚前去。”
陈松:“呵呵,魏相消消气。陛下的口谕已经下达,岂有更改之理。再说了,皇帝的脾气你我不是不知,魏相现在去上谏,不合时宜啊!”
魏征:“不合时宜?我们做臣子的要考虑的是国家安稳,为皇帝分忧解难,而不是只想着自己是否合乎时宜!如果一味地追求所谓的合时宜,那就是谄媚阿谀之臣了!”
他的声音激昂,充满了义正言辞的力量。
张琛与陈松两人对视一眼,陈松眼神示意下,张琛嘴里发出阵阵笑意。
“魏相说的对,食君之禄为君分忧,乃是千古不变的道理,谄媚阿谀之臣,我等断然不能做。魏相的顾虑,乃是处于国之根基的考量,亦是忠心之举。”
张琛的声音传来,魏征连连点头,刚要开口让张琛与自己同往时,就听张琛继续说道:
“但是现在,北方战乱再起。陛下既然已经决定亲征,我们做臣子的应当拥护皇帝的决策。只有我们君臣一心,才可让我朝变得更加强大。此时去上谏,恐已无法更改陛下的决定。更何况皇帝口谕下达,再去上谏,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是不是在质疑陛下,这帮让陛下难堪,当真合适吗?”
他的话音落下,陈松趁热打铁,补充道:“张相说的没错,我们君臣不能同心,陛下又岂能安心北伐。陛下亲征则必胜,为了我朝的强盛繁荣,身为人臣,理应全力拥护陛下的决断。”
面对两人的劝说,魏征开始变得为难起来。仔细琢磨,他们说的有道理,难道真的是自己错了?
就在他思索之时,宫内禁军送来皇帝口谕,召三人入宫用膳。
得知皇帝口谕后,三人心知肚明,应该是皇帝宴请狄青,让他们去作陪。
将手头的事情安排好,三人一同前往延禧殿。这一路张琛与陈松都在开导魏征,为他讲解皇帝亲征的用意。
走上延禧殿的长廊,魏征无奈的叹了口气,在他们的开导下,似乎也想通了,叹息道:“唉!罢了,既是陛下旨意,我等臣子拥护便是。”
三人进入殿内,直奔后面的楼台,君臣之礼后,秦狄示意几人落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