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果: “户部常年收咱家的粮食。爷爷想卖什么都可以。”柴平安知道。
山头粮食还多,果果就不去了,柴振坐马车去的。几天后回来道,“ 粮食就屯在山上。”果果 :“ 库房够吗!”柴振:“够,去年的粮食都卖了。”果果:“行。”
柴振:“你二伯在管着总账。想看就去找他。”
果果:“嗯。太爷爷你问过山上百姓吗,粮食够吃吗?有无余粮?”柴振想想,不知道果果为什么这么说。“ 没问啊!果果。” 果果:“太爷爷你就别管了,等我问问二伯。”柴振:“行。”
果果回屋,叫来琴棋,问二人,可知道现在山头的事!琴:“不知。”果果:“你亲自去查查看,我二伯是怎样收粮食的,给山中百姓咋分的粮食和其他安排,详细给我查来。”琴看果果认真,就说道,“ 好,我这就去!”琴、棋俩人骑马飞奔出去。果果怕二伯抓的太严格,老百姓不够吃穿用度。
家兴后来知道了,就找来见果果,“ 果果放心吧,就是无劳动力的人,你二伯也不会让人饿死。”果果:“二伯,咱家就是图个不闲,你就是不动也不会缺你吃的。”家兴: “二伯知道,我收的是粮食的三成,年景好粮食多咱就收得多,粮食少咱就少收,其余的谁家种的多,粮食就余的多。山中蔬菜多得是,你去看看都是胖乎乎的,没瘦人。”果果笑了。
后来琴打探回来说道,“ 二爷办事还好。老百姓过得不错。” 果果:“嗯。休息去吧。”
果果好久没去过了。想着明天去一趟,再去学院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果果带手下四美赶马车去了京郊。在山中他看到百姓们高兴谈论着粮食大丰收,摘豇豆的,收割黄豆的,收高粱的。草窝子里都是豇豆。
果果问道,“ 一年收几次粮食?” 有一妇女说:“一年可以种两次,两次收粮。这一季都是自己的余粮!哈哈哈,我有眼光在第一批收人时,我就来了这里。”果果:“那第一次收多少粮食,上交多少粮食?”妇女道:“一年收一次粮食只要三成粮食。我们家家户户都有余粮,吃不了就卖,咱们自己山庄就收粮食。自己吃不完的蔬菜也能卖出去。学院也收蔬菜,价格和城里的一样。近得很,方便。”几个夫人纷纷说着,谈论着这里的好。
小主,
果果:“有事就找小顺子。”妇女们:“我们知道。他是这里的管事,人很好的。”果果:“你们忙吧。”
琴:“山中开采出很多荒地都种成粮食蔬菜,还有一部分药材。在后面几座山头。
咱们有人专门采药种药,在自家药铺卖。”果果:“嗯。现在药铺有多少家了?”琴笑着夸赞说:“就京城就有十五家大型药房,医生有上百人。其他城池也有药房,医生,还在增加。陈大人很能干!”果果笑笑,“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