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居正微微一笑,眼中闪过一抹决绝:“臣自入朝以来,便知前路多舛。布谷弃家忘区,以殉国家之事,得失毁誉关头,若不打破,天下事无一可为者。臣虽孤,但有陛下信任,有万民期盼,足矣。”
朱翊钧闻言,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站起身,走下龙阶,亲手扶起张居正:“先生高风亮节,朕心甚慰。朕知先生此举,非为个人荣辱,实乃为大明千秋万代计。朕必全力支持先生,共赴此难。”
两人相视一笑,仿佛已将所有艰难险阻抛诸脑后。然而,这笑容背后,却隐藏着无尽的挑战与未知。
“只是,先生需知,改革之路,荆棘满布。”朱翊钧语气凝重,“士绅阶层根深蒂固,非一朝一夕可除。先生需有万全之策,方能确保新政顺利推行。”
张居正点头,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陛下放心,臣已有所准备。”
很快,消息一出国子监开始静坐示威,御史开始弹劾!
皇宫外外,寒风凛冽,却挡不住一群年轻学子的热血与激昂。他们或站或坐,手持横幅,目光中既有愤慨也有迷茫,对张居正严管生员缙绅议政及改革学制的提案表达了强烈的不满。
“凭什么剥夺我们的言论自由?我们连说句话的权利都没有了吗?”一名学生振臂高呼,声音中带着几分悲愤。
周围的学生纷纷附和,情绪逐渐升温,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紧张而又压抑的气息。
此时,皇宫内,朱翊钧与张居正的对谈也显得格外沉重。
“先生,国子监的学子们闹起来了,这可如何是好?”朱翊钧的语气中带着几分焦虑。
张居正神色淡然,眼中却闪烁着坚定的光芒:“陛下,改革之路,从无坦途。学子们的反应,虽在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他们不过是受人蛊惑,误以为新政会损害他们的利益。”
“那该如何平息这场风波?”朱翊钧急切地问道。
张居正沉吟片刻,缓缓说道:“陛下可下旨,既要严明纪律,也要展现皇恩浩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