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之前见过的那些城墙,和眼前这雄伟巨城一比,简直就和地主家的土墙一个样,完全没有可比性。
看见李烈一行人的样子,带队那官员像是看土包子一样轻蔑。
不过他好歹为官多年,自然不会犯那种狗眼看人低的蠢病,再怎么说,眼前这伙人都是使臣,说不定就能见到当今陛下呢?
万一他嘲笑几句,再被这使臣捅到陛下那里,那不是平白找不自在嘛!
所以他也只是冷着脸招呼众人下船,并未出言嘲讽。
李烈一行人下了船,在官员的带领下进入城中,然后便被安置到了会同馆,等待皇帝的召见。
然而接下来几天,李烈并没有等到皇帝的召见,反而是跟着会同馆的官员学习了一大堆礼节。
等李烈都感觉有些不耐了,这才等到皇帝召见的圣旨。
说起来,如今是1544年,正是道士皇帝朱厚熜执政。
这家伙自幼受道教氛围熏陶,同时又因为朝堂上的争斗不断,以至于他干脆不怎么上朝,潜心钻研他的炼丹修道。
若不是李烈的贡品中,有一具鲸鱼的皮革骨头标本,还有那平倭之策,或许那朱厚熜根本就不会召见李烈这么个平头百姓。
李烈接到圣旨,心中既紧张又期待,精心整理好衣冠,带着精心挑选的随员,跟随传旨太监前往皇宫。
踏入紫禁城,红墙黄瓦、雕梁画栋,处处彰显着皇家的威严与奢华,李烈强压内心的激动稳步前行。
进入大殿,李烈按照之前所学的礼节,恭敬地跪地叩拜。
朱厚熜见这倭人使臣居然是个七尺高的壮汉,顿时觉得非常有趣。
于是便出言询问道:“朕听闻倭人矮小,为何你这倭国使臣竟如此高大?”
李烈闻言闻言当即是如实相告:“启禀陛下,小人本是明人,故而不似倭人一般矮小!”
他这话刚一出口,一个御史便站了出来大声指责:“混账,你个明人竟然敢与倭人勾结,简直罪该万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