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王文的想法

比如,村子里新建了宽敞平坦的石板路,下雨天再也不用担心道路泥泞难行。

村头的农田被重新规划,合理布局,灌溉变得更加便捷高效。

还有热闹繁华的集市,王文把这些都详细地记录下来,字里行间都是对家乡发展的期盼,希望朝廷能够将大唐所有的村子,都按照长安村子的模式来发展,让天下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好日子。

李承乾认真地看了一页,便抬起头来,目光落在王文身上,眼中带着几分探寻,问道:“念过书吗?”

王文忙不迭地点点头,脸上浮现出一丝对过往读书时光的怀念,又夹杂着些许无奈:“陛下,我小时候读过免费的义务教育,那时候在学堂里,每天都能学到新知识,我可开心了。”

他顿了顿,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抹淡淡的忧伤,“可我是家中的长子,下面还有好几个弟弟妹妹,家里全靠父母那几亩薄田维持生计,他们整日在田里劳作,累得腰都直不起来。”

“所以我只读了两年,要是我一直读书,家里根本养不活这么多人啊。”

听到王文的话,李承乾微微皱了皱眉头,接着追问道:“朝廷不是对多子女家庭有优待政策吗?”

“义务教育为何不能继续下去呢?”

“难道你们当地的官府不遵照朝廷的指令行事吗?”

李承乾的话看似问得轻描淡写,可语气中隐隐透露出一丝威严,这让王文心里不由得“咯噔”一下,紧张起来。

“不是的,陛下,因为,我是吉林道人,所以,有些时候,享受不到朝廷以前的优待!”

王文声音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回答。他的双手不自觉地揪着衣角。

听到王文是吉林道人,李承乾这才缓缓抬起头来,重新审视眼前这个年轻人。

他心里清楚,吉林道是以前的辽东道拆分出来的,那里曾经是高句丽的领土,后来才并入大唐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