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家珠场的珍珠不能在外面流通,但是利益的驱使,珍珠每年都会以各种方式流一部分出去,都是偷偷摸摸的,不敢上台面。
华鉴行听贺堂春这样说笑了:“如今各地珍珠众多,还有海外来的珍珠,品相也是上佳,贺大人不要太紧张。”
“所以更要确定是不是土特产。”贺堂春算是扳回一局。
华鉴行把盒子合上:“贺大人的目的不过是合县快速恢复耕种,至于是谁耕种有那么重要吗?说不定这样合县能恢复的更快。”
贺堂春没有说话。
“这对贺大人来说是百利而无一害的事,到时候贺大人高升,这里一片欣欣向荣,何乐而不为。”华鉴行摊手。
华鉴行说的没错,这里的地只要有人种就行,至于是谁种对贺堂春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
只要三年期满,合县丰饶,朝廷的赋税能收上来,那对贺堂春来说就是功绩。
他只是很清楚,华鉴行这样做很有可能再次激起本地士绅和外地人的矛盾,到时候是个什么光景谁也不知道。
“你说的简单,若是他们又打了起来,你拍拍屁股走人,我怎么办?”贺堂春的语气软了下来。
“贺大人放心,我们是同乡,定然不会让贺大人为难,一切都很顺利。”华鉴行保证。
“我劝你见好就收。”贺堂春看着华鉴行“若是惹了什么不该惹的人,我也救不了你。”
“这合县还有贺大人摆不平的事?”华鉴行不在意。
贺堂春表示不是他摆不平,而是根本没有机会摆平。
坝头村一些村民像打了鸡血一样兴奋,毕竟来钱太容易了,让他们觉得自己只要手气够好,能成合县首富。
但是大部分村民还是很冷静,加上全力忙砖瓦窑那边的事,慢慢的和那些人渐行渐远。
高娥每天都很忙,造纸的工具也在慢慢完善,她就把精力往造纸这边侧重。
夏天插活的那些桑树已经抽了两尺高的条,这样明年春天就可以移栽了。
还有那些铁篱寨,高娥已经间苗,间出来的苗就种到蚌塘那里,把蚌塘给围起来。
这天陈杰兴奋的策马回来。
“二嫂,二嫂,真有人出三倍的价钱。”陈杰兴奋的说“不过要窑主去签订单。”
“多大的订单?”高娥知道对方要下死手了。
“两千两。”陈杰夸张的伸出两根手指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