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此时之耶律仁先,无敌

嘉佑八年元月上旬。

耶律仁先率三十万雄狮攻下自莫州东去,拿下清州一带。

就此,以保定军为中心的北方防御体系土崩瓦解。

同月中旬,耶律信先分兵作战,一路直奔大名府,另外一路,继续与徐长志部僵持。

嘉佑八年元月下旬。

耶律仁先辗转反侧,绕雄州,途径保州一带,以战养战,补全物资之后,进攻望都。

大名府在望都东南方向。

作为大周的北京城,距离汴京,只有数百里距离。

现代社会的北京城,尚且在辽人的管辖内。

此刻,汴京城内,当得知耶律信先竟然倾举重兵攻打大名府时。

无论是赵曦还是百官,都有些慌了神。

朝殿内,百官对此可谓议论纷纷,

“倘若大名府被辽人夺了去,我汴京城,就无险可守了!”

“谁能想到,辽人的进军速度竟然如此之快?”

“徐长志在做什么?他不是说,能够拖住耶律信先吗?”

“怎么转眼之间,辽人就到大名府城下了?”

“.”

虽然已经过完了年,但是各地仍旧大雪纷飞。

这场大雪,不仅是阻碍了辽人的进军速度,同样,让守城的大周军队陷入困境。

徐长志有自己的难处,他明知耶律信先选择分兵作战,仍然只能固守齐州。

因为一旦齐州失守,整个京东东路都会落入辽人之手。

届时,辽人很容易就能与大周‘划河而治’,那条河,是运河。

所以,他只是写了劄子,上表朝廷,言明耶律信先攻打大名府,可能只是佯攻而已。

但是百官不信,赵曦也不信。

这都快打到家门了,还能是佯攻?

当听到百官不断指责徐长志作战过于保守,导致耶律信先继续西进。

坐在椅子上的赵曦有些不耐烦了,沉声道:

“齐州没有丢,徐将军依旧是功臣!”

“自辽国南下以来,不过是拿下了我京东东路与河北东路一些州府而已,你们就慌成这个样子?”

“大名府里有三万驻军,辽人一时拿不下,让各州府驻军前去支援,实在不行,让秦老将军也派出军队固守大名府!”

嘉佑八年,二月中旬,秦烈命其子秦振率领十万大军回援大名府。

同时,经由各地要镇州府共同派出军队,约有四十万大军齐聚大名府。

秦振被任命为河北东路行军都指挥使,全权指挥大名府战役。

史称——大名府会战。

赵曦亲自下达任命之后,又向百官补充了一句,

“告诉秦振,此战,本宫只要一个结果,让耶律信先的二十万敌军灰飞烟灭!”

耶律信先原有三十万大军,待打下一些州府,形成一条稳定的战略补给线之后,辽国在年前,又陆续增兵二十万。

也就是说,年后齐州战役期间,耶律信先少说拥兵四十万。

当然,四十万,并非是说整整四十万带甲之士。

要说有四十万带甲之士,足以横扫整个中原。

那四十万大军,带甲之士,精锐之兵,至多十万。

其余都是着简易甲胄或是布甲的普通士卒。

这些士卒基本算是临时征调过来的,也有从民夫中挑选。

当然,让赵祯引以为傲的八十万禁军将士里,除了冗兵的成分之外,真正的精锐之师,也就四五十万而已。

所谓精锐,是指全身着甲,在战场上除了钝器之外,基本刀枪不入的将士。

这些将士,无一不是以一当十的存在。

耶律信先分兵二十万前去攻打大名府。

按理说,徐长志这边的情况会比较轻松一些。

但情况却恰恰相反。

由于他的主要责任是拖延耶律信先部的攻伐进度,同时要确保齐鲁大地各州府不落入敌手。

所以,他不仅仅是固守一个齐州城这般简单。

年关前后,徐长志以二十万兵力,使耶律信先寸土未进,已是极为难得。

算上杨怀仁那边的二十万兵力,包含各地厢军的存在。

再加上大周在大名府会战中投入的兵力,已有整整八十万之多!

其中,禁军精锐约有三十万。

其余军队,都是从各地厢军、民夫中征调得来,大多数士卒,甚至没有经历过正儿八经的训练。

饶是如此,倘若大名府会战稍有失利,整个局势就会天翻地覆,大周,便真的要有亡国之危了。

张辅在得知此事时,上书大名府仍是要以防守为主。

但韩章认为,四十万大军,在配合大名府原由守军与杨怀仁命潘戍带来的八万兵力。

足足五十万大军,没有道理啃不掉耶律信先得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