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晋文公大行封赏

又传令在国门上悬榜:“如果有功劳而遗漏没被封赏的,自己向上反映。”

小臣壶叔反映说:“我自从在浦城(山西临汾市蒲县)跟随主公,奔走四方,脚后跟都走废了(足踵俱裂)。住下来就为主公伏侍吃饭睡觉,行动时为主公管理车马,这些年一步不离地跟随在主公的身后。今天主公封赏追随流亡的人,却没有赏我,意思是我有过错呗?”

晋文公说:“你走上前来,我跟你说明白这件事。对于教导我仁义道德,使我茅塞顿开的人,为上等赏赐;辅佐我、为我献计谋和建议的人,为次等赏赐;冒着枪林弹雨用身体保护我的人,为又次等赏赐。所以上赏是赏赐贤德人士,次赏是赏赐有才能人士,又其次的是赏赐有战功的。而奔波行走,吃苦出力的,又在其次。三赏之后,就赏赐到你了。”

壶叔惭愧而佩服地退下了。

晋文公于是就大出金帛,遍赏舆儓(yu tai)、仆隶(仆人奴隶舆儓(yu tai古代奴隶社会中两个低等级的人,贱职、贱人,泛指奴仆及地位低下的人))之辈,受赏者都非常感激,兴高采烈。

注:【舆儓:yu tai,古代奴隶社会中两个低等级的人,贱职、贱人,泛指奴仆及地位低下的人】

只有魏犨、颠颉二人,自以为有才能而又勇猛善战,看到赵衰、狐偃都是文臣,只会耍嘴皮子,但其赏赐却在自己之上,心中不悦,口内稍有怨言。晋文公念其功劳,也就没有计较。

又有介子推,也是追随流亡的人,为人狷(juan)介无比(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只因为在从秦国回归晋国,在渡过黄河时,见狐偃有居功自傲的那番话语,心中鄙视他,认为与这种人同朝为官是自己的耻辱。所以归国后,就上朝点过一次卯,借口有病,回家不来上班了,甘守清贫,躬自织履,以侍奉老母亲。

晋侯大会群臣,论功行赏,不见介子推,偶尔忘怀,竟然不再提及他了。

这是发生在公元前636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