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纸上谈兵(3)

马谡别传 高瞻非 1103 字 14天前

这场战争开始以后,赵国可谓名将如云,虽然赵奢出世,但廉颇、李牧、田单等济济一堂,本来没有赵括什么事情。

但长时间的僵持,对于双方上位者的心理,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最先沉不住气的,还是赵孝成王。他为了快点结束这场战争,把全国的名将都召集起来,就赵军主动进攻,对长平的战局的转归进行了论战,其实就是对战局进行了推演。

赵括作为名将赵奢之子,论战“可谓天下莫能当!”,自然也在被邀请之列。

赵括没有辜负他“纸上谈兵”的千古名声,他提出的作战思路,驳倒了众多的名将,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但战争从来都不是单纯的军事对抗,仅仅是政治的延续,而且比拼的是国家的经济实力!

赵括虽然在论战中胜出,但他的战争思路并没有被采纳,因为赵国朝堂上下,激烈争论的不是怎么去打仗,而是战与和的问题。

在战与和的问题上,赵国大臣虞卿等主战派认为,在目前双方僵持的情况下,向秦国提出议和,就等于先泄了心气,主动权就会落在秦国手中,不能议和。

而以楼昌等大臣,则认为应该与秦国直接议和,双方僵持的情况下,有人提出,应该做的是派人携厚礼,去楚、魏两国交涉,三国合力抗秦。

楚、魏若出兵攻击,秦国的主力被赵军套牢,必然会对秦国造成致命打击,整个战争的形势必将发生根本性改变,赵国也将不战而胜。

赵孝成王,本来就是一个没有担当的人,他当初接受上党郡,也就是贪图渔翁之利。

谁知道成了现在这个局面,长平之战,可以说赌上了赵、秦两国的国运,赵孝成王没有这个胆量!因此,他选择了议和。

赵孝成王直接派使者郑朱入秦议和。赵孝成王给他的底线是:可以把上党郡让给秦国,但不能是全部,就算是留下一个小城也行,那也是他赵孝成王开疆拓土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