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四大战区

中华帝国三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军队的规模不断扩大,人数暴增到了近百万之多。面对如此庞大的军事力量,军队改革已成为当务之急。经过多次深入研究和探讨,刘松终于决定对军队进行分区管理,以提高效率和战斗力。

首先,他设立了辽东战区,任命卢象升为总指挥官,并兼任辽东巡抚,同时授予他兵部尚书的头衔。卢象升麾下统领着第一、第二野战军,共三十万人。这支强大的军队肩负着保卫边疆、抵御外敌入侵的重要使命。

其次,西部战区由陈大树担任总指挥官,同样挂兵部尚书衔。熊文灿则被任命为甘陕总督,负责协助陈大树。他们麾下的第三野战军拥有十万兵力,主要任务是抵挡来自和硕特汗国的威胁。

接着,东部战区的指挥官是陈平,他也挂兵部尚书衔,驻地位于崇明岛。浙江巡抚有张煌言这位名臣。这支军队集合了水师和陆军,具有强大的综合作战能力。麾下有五万陆军和三万海军,形成了一道坚固的防线。

最后,西南战区的总指挥是王成功,挂兵部尚书衔,副总指挥则是赫赫有名的秦良玉将军。他们的驻地在云南,沐王府的沐天波担任云南巡抚,负责后勤保障工作。该战区拥有第五野战军和着名的白杆兵,共计十八万兵力,构成了中华帝国南部的坚实屏障。

海军部由郑森(郑芝龙儿子,郑成功)统领,驻地金门。

就在此时,内阁、军机处以及廉政公署同时宣告成立。内阁主要承担民政事务,由李信总揽全局;而军机处则负责军事领域,包括战略制定等重要工作,洪承畴担任军机大臣一职。然而,最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廉政公署的设立,其职责在于监察天下所有官员的经济问题,并直接对皇帝负责。更令人惊讶的是,首任廉政公署署长竟然是朱由检本人!这一任命让所有人都感到十分诧异。

任命朱由检是经过刘松仔细考虑的,也是最好的人选。

……………………

正当中华帝国以势如破竹之势如火如荼地快速发展时,后金的处境却每况愈下,日子可谓是一天比一天难过。

整整三年的时间过去了,多尔衮纵然使尽浑身解数,也未能成功拿下倭国的石件。此地属于典型的山地地形,地貌复杂多样,崎岖不平,根本不适合大规模骑兵部队展开作战。倭国人展现出的强悍战斗力,也让多尔衮对他们有了全新的认识,意识到这场战争的艰难程度远超想象。

然而,这些因素还不是最为关键的。朝鲜原本就资源贫匮、国力孱弱,根本无力负担几十万大军长期作战所带来的巨大消耗。国内早已叛乱四起,局势动荡不安。为了这场规模空前的大战,后金和朝鲜已然将自身的国力消耗殆尽,陷入了极度困窘的境地。

当然,倭国的日子同样不好过。若不是刘松在暗中给予支持,德川家光恐怕早就支撑不住了!甚至为了能够保住石见,德川家光不得不四处借下了众多的战争借款,以维持战争的继续。

这三个国家几乎所有的财政收入都被刘松轻而易举地收入囊中,而他们换到的,只是那些被淘汰的劣质火器和羊毛衣。大量的人参、野兽皮、木材、黄金、白银,甚至是美女,都纷纷参与到了这场不公平的交易之中。

至于粮食?那是想都不要想的事情。所有的船队根本不敢将哪怕是一粒米卖到朝鲜和日本去,否则,出海的资格将会被剥夺,相关人员的性命也一个都保不住。

与此同时,羊毛贸易也开始蓬勃发展。原本以畜牧业为主导的蒙古,如今已成为中华帝国的重要原材料供应地。在短短三年内,蒙古地区的战马数量减少了近一半,但羊毛出口却带来了巨额利润,使得蒙古人纷纷转向养羊业。据刘松及其参谋部估计,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只需再过十年左右,一旦刘松有意限制羊毛进口业务,整个蒙古经济将会陷入绝境。

只要中华帝国大军把边关守好,不费吹灰之力,蒙古就会彻底瘫痪。

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经济战争,为中华帝国积累了大量的财富,度过了建国初期最困难的时期。

与此同时,对后金的讨伐也提上了日程。

…………

帝国五年。

辽东军区二十万野战军从山海关出发,直逼锦州城下。同时,刘松严令孛儿只斤·额尔孔果洛额哲(林丹汗的儿子)出兵赫图阿拉城。

驻守锦州的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五个儿子多铎。

多铎(1614-1649),爱新觉罗氏,满洲正蓝旗人,是阿济格、多尔衮的同母弟弟,据说三人感情很深。努尔哈赤十分宠爱这个小儿子,在后金国的礼仪活动中,多铎总是位列于前,以示其地位与众不同。后来努尔哈赤突然死亡,皇太极继位,多铎根本不把皇太极放在眼里。他对皇太极的各种笼络并不买账,处处跟这位汗兄唱反调。皇太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