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卓筒井和花楼织机

北宋时期,井盐开采业出现了“卓筒井”,这种盐井的挖掘方法,一直沿用到清代。

卓筒井工艺属于暗挖法,盐井直径只有碗口大小。

挖掘时,在井口上方竖立碓架,工人们站在碓架上用力踩踏,利用冲击力凿井。

同时,为防井壁塌陷,以及防地下水侵入,卓筒井用竹筒做成套管,来保护井壁。

这样,卓筒井可以越挖越深,最深可达千米以上。

董厥利用卓筒井工艺,把阳江县深埋地下的卤水开采出来。

阳江在今天的自贡市境内,是井盐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地下卤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孔明虽然只是向刘璋索要一个县的地域,但先进工艺采出的卤水,比益州其它地域加起来还多。

……

开凿盐井之外,想生产出精盐,还需要抽取卤水的工艺,卤水净化的工艺,熬煮浓缩的工艺,结晶分离的工艺,以及粗盐提纯的工艺等。

这些工艺就没什么难度了,几乎每个穿越者都会,此处就不再赘述。

总之,董厥到阳江后,利用孔明传授的先进井盐工艺,很快生产出大量高品质的井盐。

在制盐业。

刘备势力开始碾压三国其他势力!

……

说完采盐,再说织锦。

与董厥到达阳江才开始行动不同,樊建的行动早就提前开始了。

孔明将清代最先进的花楼织机原理,教给樊建,樊建与木艺工匠共同努力,早早就量产出数百台花楼织机。

孔明的花楼织机,足足六米高,六米长,宽度也达一米半。

这种大型的织机,由上千个构件组成,机身中段隆起花楼,楼上悬有图案花本,根据花本用不同的穿吊和拉花的方法,可以织出各种美丽的花纹。

与花楼织机对比的,是此时蜀地织锦采用的腰机。

腰机很小,单人操作,织锦效率低下。

而且,腰机出产蜀锦的品质很不稳定,样式少,品质和样式严重依赖织工个人的技艺。

宽幅以及复杂的图案的蜀锦,旧式腰机没办法完成。

所以,益州的蚕丝运来后,樊建在南郑很快生产出更优质的新式锦,新式锦的品质完胜益州的蜀锦。

一时间,人们遗忘了成都,把“锦官城”的称号给到南郑。

孔明的蜀锦产业和井盐产业一样,都取得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