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绍并没跟李定国到他的军营视察,反而是带着他以及一大群护卫到了北京城东南的一处作坊。这里是北京城冶金制作坊的集中地区,一共有近三十家冶制作坊,工匠的数量达到了三千余人,这里也是兵部官制的作坊,大明六成以上的兵器、盔甲、用具等等,都是在这里制做出来的。就连红衣大炮也是由此处制作。
虽然在军营里也有专门的冶制营,但无论是工作的环境、条件、和工匠的技艺,和正式的冶制作坊相比,都有很大的差别。只能铸造一些简单普通的武器,而精致优良的武器还是只能在这种正式的冶制作坊中铸造出来的。
当然在为国家铸造武器的同时,每一个作坊也会偷偷打一些兵器拿出去贩卖,只要这些人不把红衣大炮卖出去,官方通常都是睁一眼闭一眼。因为兵部的御用作坊,打造出来的兵器都比较精良,要远比那些私人作坊做出来的武器好,所以深受达官贵人们喜爱,因此不少权贵都会在此处订做武器,这也成为了兵部那些官员的一笔灰色收入。
郭绍带着李定国等人径直来到了一处名为王记招牌的作坊前,这间小作坊并不起眼,规模也很小。进去里面之后,只见一间小小的院子里,有几个火炉正在工作,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不绝于耳,而且其中还夹杂着“呲啦!呲啦”的声音,冒出热腾腾的白烟,在每一个火炉旁边,摆放了几把半成品的火枪。
带着大批的从人出来,虽然不是很方便,但也有不少的好处,就是绝大多数事情都不需郭绍亲自出面,早就有人进去通告作坊的坊主。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60多岁的老者带着几个人从里面迎了出来,对郭绍施礼道:“小人王伯,拜见总理大人。”
郭绍走上前扶起王伯,道:“老伯,你还认识我吗?”
王伯抬起头打量着郭绍,在看了半天以后,他终于认出了对方:“年轻人,是你啊!”
郭绍以前为了生存,在王伯这儿打过几个月的铁,不过他细皮嫩肉的,王伯的女儿舍不得让他干重活,基本上就是让他干一些组装的工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说王伯一眼就认出了郭绍,看到郭绍以后,王伯非常诧异,他没想到,以前那个在自己这里打铁混饭吃的年轻人,有一天居然混成了总理大臣。
其实几年之前,他就听说过郭绍这个名字,只是一直没把他跟在自己这里打铁的那个年轻人想到一起,当初王伯还以为是重名,不想那个郭绍就是他认识的这个郭绍。
王伯赶忙请郭绍进去坐下,两人在炎热的工坊里寒暄起来。这搞得后面的李定国有点懵,他不知道郭绍今天带自己来这是干什么,难不成就是为了表演一波“衣锦还乡”吗?
等到闲话嘘的差不多了之后,郭绍终于是切入了正题:“王伯,我记得你以前会给一些达官贵人们订做兵器。”
王伯一听,以为郭绍是要来调查他私自给那些达官贵人定做武器的事情,急忙下跪求饶。
郭绍将他扶起:“我不是为了这件事情来找你的,我是来求你办事的。”
“办事?”王伯愣住了,郭绍都混成总理大臣了,还来求他一个打铁的老头子办什么事?
郭绍道:“记得几年前我在这儿做工的时候,您给我展示过一幅您设计的火铳图纸,那份图还在吗?”
“火铳图纸?”王伯像是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他想了半天也没想起郭绍说的是什么。
郭绍只好提醒道:“就是你之前设计的那个,有三根枪管的火铳,你说威力很大的那一款。”
王伯被这一提醒也终于是恍然大悟,“我想起来了,老夫当年确实给大人看过那份图。”
郭绍喜道:“图在哪里?”
王伯道:“那幅图早没了,又没人定做,老朽就把图给烧了!”
烧了!郭绍闻言差点吐血。那幅图上面设计的火铳,在郭绍看来很有操作性,它的设计比当前这个时代大部分的火器都要前卫,比如说上面装了三根枪管,能轮流射击,而且射击的弹药,也被换成了钢珠,这种火枪的威力极大,起码比当前这些只能用来打鸟的鸟枪要强太多了。
郭绍当初看的时候,就意识到这种火铳如果被设计出来,能给大明军队带来质的飞跃。但遗憾的是,当初郭绍人微言轻,就算意识到王伯设计的那把火铳是好东西,也没办法把他送到皇帝面前。
现在郭绍终于有机会了,本想让王伯再把这份火铳图纸拿出来给他看看,没想到这家伙居然把图烧了!
郭绍很后悔,自己应该早点来找王伯,买下他手上那份图纸的。
顺便多提一句,实际上明朝对火器的使用,要远比满清深刻许多。
葡萄牙船和荷兰船接着远航至日本长崎,历来长于对外学习的倭人立即购买了火枪、火炮,随后大力仿造,16世纪的日本内战中便出现了号称10万之众的火枪队,倭寇对华进犯时也拥有了火器优势。1548年明军在抗倭时缴获了日本的“铁炮”(日语“枪”之意),戚继光等将领认为应学习仿制,不久便制造出单兵射击可用的“鸟铳”,其具备了近代步枪的早期特点,性能同西方和日本的装备已相差不多。1592年至1598年明军进行的“抗日援朝”战争以驱逐日军获胜,后来南明的郑成功收复台湾时能击败当年世界上最强的荷兰海军,除依靠数量优势外,也是因武器还基本处于同一代水平。
不过此时的中国武器制造业因缺乏科学思想指导,对外来兵器的先进性还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阶段,只是出于战场需求的感性认识去购买或仿造。明朝的“海禁”政策并不严,曾大量购买“佛郎机铳”这种16世纪欧洲最流行的轻型火炮,后来又购买重达几吨的荷兰产的“红夷”大炮(后又称“红衣大炮”)。葡萄牙针对这一需求,在澳门一度建立了远东最着名的铸炮基地,明朝最多时一次就购买了80多门大炮。1626年明军将领袁崇焕在抗击后金军进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时,主要就依靠11门红衣大炮将对方击退,努尔哈赤也为炮火所伤,遭遇了其起兵后最大一次败绩。
明军在实战中感受到外国火器的威力,也有了仿造积极性。至崇祯三年即1630 年,明朝仿制出的大中小型红衣大炮达400 余门,还改进制造出迅雷铳(装五根枪管的火绳枪,枪管轮流发射)、连子铳(原始连发枪)和翼虎铳(装三根枪管的短射程轻便火绳枪)等。明末一些精锐军队中火器手的比例已高达60%,这表明明军已进入冷热兵器并用的时代。李自成攻破北京时,崇祯皇帝带着一小队太监想突围,手里拿着的也是三眼铳(装三根枪管的火绳枪),只是因出不了城门才被迫返回景山上了吊。
尽管明朝对火器有着足够的重视,但是因为明朝内部的腐败以及内斗,使得明朝的火器发展到了后面,几乎停滞不前。
哪怕郭绍穿越后,不断大力的发展大明火器的研制,然而新型火器的研发,一直都是停滞不前的。
原历史上明朝有个牛人叫徐光启,曾设计过许多前卫的火器,但是这个牛人因为郭绍的穿越,导致他死于一场意外。
那场意外,徐光启实际上是当了郭绍的替死鬼,但不管怎么说,他的死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损失。(关于这个意外之后会交代)
言归正传,郭绍在听到图纸被烧毁以后,心痛万分。
不过这个时候王伯又开口了:“都督,虽然老朽把之前那封图纸烧了,不过老朽这里,有份更新的图纸,不知道你有没有兴趣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