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要”就是求善心舍予,或是落地拋苏,或是沿街乞讨。
“拋苏”在春点里代指哭穷、抹眼泪,诸如卖身葬父、为母求棺、装瞎子、扮哑巴、冒充痴呆,总之是要编排出一段悲惨的身世,借此诱发旁人的善心。
临近关外地界,时常能看到一些乞丐,拖家带口地落地拋苏。人们围上来一问,十之八九都说是要闯关东,去黑龙江投奔亲戚,半路没了盘缠。结果要完了钱,他们就扭头去其他村子,横竖还是这套磕。
还有一些庄稼人,春耕秋收,一到农闲时节,便留下一个人看家,剩下的人全跑去附近的县城乞讨,等到来年开春,他们照旧回去种地。有时候,甚至一整个村子的人,都这么干。
沿街乞讨的人最通人情世故,要钱讲究一个“逼杵”,先把人架起来,让他不给钱就丢面子。
有那些富裕人家,叫花子去敲门,人家不一定给,可要是赶上办寿这样的喜事,上门说两句吉祥话,这钱就多半能要到。
大街上碰见红白事,这些人拦路一跪,红事就夸人家郎才女貌,白事就替孝子哭丧,街坊邻居围过来一看,主家不好意思,就只好掏钱让他走远点。
那些大家阔少,平时吃喝玩乐,嚣张跋扈,叫花子专等他们三五成群聚在一起时过去乞讨。阔少们好面子,赶上有攀比心的,要这一次就够吃上好几天。
虽说这些人可能是碍于身份、面子才给钱,但善行论迹不论心,而且叫花子也没什么出格的行为,因此统称为“善要”。
“善要”不能挑,无论施主给什么,只要不是故意找茬恶心人,按江湖规矩,叫花子们不能有半点马虎,必须要诚心拜谢。
这个规矩绝不能破!
只有善心需有善果,叫花子挑三拣四,让施主寒了心,久而久之,天下便再无善人,如此一来,也就断送了那些真正落难之人的活路。
相比之下,“恶索”就只会让人憎恶。
这些人转靠讹钱度日,碰见硬茬儿,少不了一顿毒打,自然不必细说。
要门中人,尤其是“善要”,还没发家之前,必须要“跑”江湖,打一枪换一个地方,山河湖广,居无定所,虽然下贱,但凡是上点岁数的,必定都是老江湖。
江城海让江小道先学这门生意,一是他年纪太小,需要磨炼世情;二是他又横又楞,脾气太犟,易折易碎,有要门托底,才能成钢。
江小道当然不懂这番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