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二名汉成帝刘骜

刘骜本来就聪明过人,再加上从小就接受了良好的教育,因此刘奭对这个儿子还是比较满意和喜爱的。然而,随着刘骜逐渐长大成人,他或许受到了刘奭晚年沉迷于酒色生活的影响,也开始变得堕落起来。他纵情享乐,贪图安逸,不思进取。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刘奭是一个典型的“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人,看到自己的儿子变成这样,自然心生厌恶之情。再加上王政君不受宠,刘骜在父亲眼中的地位更是一落千丈。

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奭心中渐渐产生了一个念头:她想废黜现任太子刘骜,改立傅昭仪的儿子定陶王刘康为太子。然而,负责照顾刘骜的驸马都尉、侍中史丹却坚决反对这个决定。他以其雄辩的口才和智慧,成功地说服了优柔寡断的刘奭,让她打消了另立太子的念头。

汉元帝刘珣看到这一幕,气得浑身发抖,越来越明显。他狠狠地瞪着跪在地上的太子刘奭,眼中闪烁着怒火。突然,他猛地抬起脚,狠狠地踢在了刘奭的身上,口中怒吼道:“你这个不孝之子!你就是这样做皇帝父亲的吗?只知道贪图享乐,全然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安危!你就这样为你的儿子树立榜样吗?”

刘珣的声音回荡在宫殿内,充满了愤怒和失望。他的眼神充满了痛苦和无奈,仿佛对儿子的行为感到无比痛心。然而,刘奭却依然低着头,不敢抬头看父亲一眼。

刘珣越想越生气,心中的怒火愈发燃烧。他伸手拿起一旁的鞋拔子,毫不犹豫地对着刘奭的脑袋抽打过去。每一次抽打都带着他的愤怒和失望,让刘奭的头不断晃动。

刘珣一边抽打,一边骂道:“你这个昏庸无道的家伙!整天只顾自己享乐,不关心朝政,不为百姓着想!你这样的人怎么能当皇帝?你简直就是个昏君!”

刘珣的语气越发严厉,每一句话都像一把利剑,刺痛着刘奭的心。他的目光中透露出深深的失望和绝望,似乎已经对儿子失去了最后的希望。

公元前33年,汉元帝刘奭驾崩,太子刘骜顺理成章地继承了皇位,成为汉成帝。刘骜的母亲王政君被尊为皇太后。新上任的皇帝刘骜满怀雄心壮志,渴望有所建树。他首先采取行动的便是惩罚权臣石显,以显示自己的权威。

为了避免再次出现像霍光、石显那样专权的局面,刘骜决定大力提拔自己的娘舅家族成员。他首先任命自己的舅舅王凤担任大司马、大将军,并领尚书事,这相当于当年霍光的职位。

此外,王政君还有其他五位异母兄弟,他们分别是王谭、王商、王立、王根和王逢时。这些人都得到了封侯的赏赐,一时间王家权势滔天。 当时被称之为五侯 ,从此外戚王氏家族登上了西汉的政治舞台 ,也为后来的王莽乱国埋下了伏笔。

“唉,这样是避免了权臣,但是他忘了还有外戚啊,大汉不止有霍光还有吕后啊。”汉武帝叹息着摇头,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忧虑和无奈。他凝视着远方,仿佛看到了历史的长河中那些曾经发生过的故事。

他想起了霍光,这位权倾一时的大臣,对汉室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而吕后更是如此,她的专权让汉朝陷入了动荡之中。如今,他的后代竟然没有吸取这些教训,重蹈覆辙。

汉武帝不禁感叹道:“朕的子孙们怎么就不能从历史中汲取教训呢?他们难道不明白外戚干政会给国家带来多大的危害吗?”

然而,他也明白,这已经是不知多少代后的事情了。时间的流逝,使得人们渐渐淡忘了过去的惨痛经历。而且,每一代都有着不同的情况和问题,难以完全避免类似的错误。

尽管如此,汉武帝还是感到一丝欣慰。毕竟,大汉还分为东汉和西汉两个时期,相较于其他王朝来说,已经算是幸运的了。至少,大汉的统治延续了数百年之久。

汉武帝心中暗自祈祷,希望后世子孙能够牢记历史,不再重蹈覆辙。同时,他也期望大汉能够继续繁荣昌盛,保持其辉煌的地位。

刘骜在位期间,虽然算不上雄才大略,但多少还有些作为。比如他曾将人头税由一百二十钱降低到四十钱,减轻了百姓的负担;面对统治集团日益腐朽、骄奢淫逸的状况,刘骜又下令禁止奢侈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