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0 第四百二十章 有根

兰陵风流 君朝西 4104 字 1个月前

萧桥横眉一挑, 道:“人间在做, 的确在做。”

语气带着嘲讽。

他只看到:大唐之前, 宗门隐世, 道统不轻易外传, 世家因无功法,入不了云端,至多修到后天巅峰。至大唐立国统一天下,因有宗门相助之功, 作为回报,也是太.祖皇帝与宗门的协议, 大唐一改以往历代王朝对宗门弘道的遏制,诏告天下鼓励习武,允许宗门广传道法。三清宫、剑阁、梵音寺三大道统宗门从隐世渐转为入世, 先天修炼功法也传了出来, 首先受益的就是皇族和世家。几十年后, 皇族和世家都有了自己的先天。又百年后,天策书院成为道统第四大宗门。朝堂很多重大的政令要策,背后都有云端的影响。而决定世家方向的,真正的主宰,也是家族中“不理俗务”的云端。

萧桥看得透彻:到了云端,世俗的权利、财富就不再重要,追求的是更强大的力量、更长久的生命。但这种追求很有可能牺牲人间的利益和发展。

“大的不说, 咱们就说这交通出行, 马车的轮子——”

萧桥拍了下马车座, 挑眉说道:

“两百年前,咱们大唐就发现了用南东洲橡胶树的汁液可以造出很有用的东西,有弹性、柔韧,能隔绝水和空气,将这种新发明命名为橡胶,用于科研、仪器和军工上。之后墨行社就琢磨出将这种橡胶用在马车上,造出了新的车轮,取代木头轮子。但两百年后的今天,人间三分之二的马车用的还是木头轮子。只有军车、驿车、官府公车,权贵和富人的私车,才用得起很贵的橡胶轮。普通百姓还是得承受木轮的摩擦颠簸之苦。这是谁的错呢?若非宗门阻碍,橡胶早就大行于世了。”

宗门为什么阻碍?因为炼橡胶的净化成本高啊。等闲的工场都做不起,只有大工场才能做橡胶制品,而且首先是供军用、科研和工业用。至于百姓日用?那要靠后靠后再靠后,是最不紧要的。

别说普通百姓了,这种大计下,皇族权贵也得靠边。

“就说咱们足上穿的吧,”萧桥抬起靴子跺了一下,青毡靴,千层底,“布底穿着舒服,但雨天就不行。墨行社造出了胶底鞋胶雨鞋,本意是方便百姓出行,但现在呢?和合这边,大富人雨天都穿胶底皮靴,而中产富人想穿都买不到,至于普通平民,一年的总收入都不及胶底鞋的一个零头。墨行社的发明创造,没能如愿的造福百姓日用,反而是极少数的富人得了享受。”

而在大唐,就算皇帝陛下穿的也还是布底、皮底、木底的。想要软弹的胶底皮靴?等着吧,过个三十年或许有可能。

萧桥呵一声道:“咱们大唐,世家都流行木屐,美其名曰士族遗风,这就是朝廷的‘险恶’用心啊,反正大家几百年来都穿这个,多风雅,也别去想其他的鞋了。”

萧琰听到“险恶用心”时忍俊不禁,听完后真心说一句:“我觉得穿木屐挺好的。”

萧桥瞪眼,“重点不在这里。”

萧琰点头笑,“是。还是净化的问题。”

净化技术不是一蹴而就,但某些有毒有污染的东西没有达到完全净化却是国计民生必须的,何况又有利润追逐的驱动,朝廷不能不产,只能限产,尤其对非关紧要的日用之物,有严格的限产令,还有附加的高额自然税。净化成本加上高税,工场商还要层层赚取高利润,普通百姓当然买不起。

朝廷在士风上也有引导,以皇帝亲自为表率,不提倡世家权贵在日用限产之物上“逐新”——其他世家萧琰不知道,但萧氏梁国公府,从上到下从未有穿胶底鞋靴的,逢雨雪天气一直是穿木屐或木底靴。

萧桥哼她一声,“你是出身富贵之家,不知道小民百姓的苦。乡间走路可穿不了木屐,半天下来硌得你足底板全是血泡。冷天里赤足下水,就会患上老寒腿的毛病,不小心还会把脚冻废了。”

萧琰这回没有笑,神色一敛,认真点头,说:“是。”

萧桥拍了下膝盖,“你看,这就是利益牺牲。百姓日用,总是在大用之后。大用是什么呢,墨子说的好,爱利百姓,即兴天下大利。然大计之下,小民之利总是最后才考虑。”

萧琰没有反驳,因为这是事实。

萧桥扬眉又说道:“说了日用民利,咱们再说国计大用。就说能量晶石。拿煤晶石来讲,咱们都知道,直接烧原煤肯定比净化炭、煤晶石成本低得多。一百年前咱们大唐就发明了蒸汽锅炉传输动力,为什么没有推广使用,只是用于矿井抽水之类的小打小闹?因为这种锅炉小,耗功小啊,需要的净化炭少,成本低。大锅炉一动,就是上千上万斤的净化炭,谁用得起?只要纯净技术没解决,要研究出更大动力输出的蒸汽机,就必须节约燃料,这研究这难度肯定成倍提高啊。”

萧桥又呵一声,“这例子多了!因为能耗大而被定为研究失败的成果,帝国科研、技研二院重研甚至雪藏的成果有多少?都是阻在这‘清净大计’上。若不然,大唐的发展何止今日?国计民生又岂今日可比?不说百倍,十倍有余。”

他的声音有些激动,眼中跃动着光芒,让他的脸庞更加富有朝气,如初升红日蓬勃激情。

萧琰的眸子依然清静平和,说道:“你说的是事实。说的也有道理。”

但是……

她的思维长河静深流淌,声音澄静、清晰,“世间之事皆有利弊,总有取舍。人族育于天地,也要回护天地。易曰,大地厚德载物。要德厚,才能承载。人自诩是万物之灵,然而,也是万物的杀手。人族的每一步前进,都是大地在负载。载多了,那就负了。人对大地无德,大地何能载人?根据地理志,大秦帝国之前,关中平原还有茂密的森林;到大唐立国的时候,平原上的森林已经存续无几;到高宗即位的时候,关中平原已全是田地。人口繁衍,垦地废林,泥沙入河;开窑采矿办冶场,烧陶烧瓷烧煤制水泥,炼铁炼钢炼胶,人族的迈进,都是以土壤、河流、大气的退化为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