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了不了!”杜如晦听到长孙皇后的话,以及杨妃的表态之后。
他连忙摇了摇手,拒绝了长孙皇后的提议。
他看向李恪,笑着说道:“杜某也不知没脾气的泥人,一开始的时候,也挺生气的,只是后来一想,燕王殿下,也不是那种喜欢胡言乱语,多管闲事的人。杜某与他也没有多少交际,他没必要平白的得罪自己,既然他能这么说,肯定是出于好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说完看向众人,“所以,杜某这才听从了陛下和皇后的建议,前来看看,现在有孙神医在,还望孙神医为杜某解惑。”
孙思邈微笑着对众人点了点头。
只不过,趁着众人不注意的时候,偷偷斜了李恪一眼。
他也是万万没有想到,李恪喊人来治病与喊他来给人治病的方式,都这么与众不同。
李恪又不是傻子,见到孙思邈的这个眼神,哪里还不懂这是什么意思。
只不过,亲娘和长孙皇后都在,他也只能装作没有看到,干咳了两声,将话题引回到杜如晦的病情上。
“孙老爷子,蔡国公的病情,要不您先掌掌眼,李恪也情愿是小子错了,到时要打要骂,随蔡国公处置。”李恪毕恭毕敬的说道。
孙思邈闻言自无不可,只不过,他只是在李恪面前表现的比较随性,在其他人面前,他举止投足间都透露着一种沉稳和靠谱。
他并没有因为李恪的话,就忽略了众人当中,地位和权力最大的长孙皇后。
而是试探性的问道:“皇后娘娘,您看?”
“无妨的...反正这段时间,我与妹妹几人都住在这里,孙神医先为蔡国公诊治便是。”
长孙皇后温婉地说道,她的语调里带着一丝母仪天下的沉稳和对杜如晦病情的关切。
见到长孙皇后的首肯,孙思邈便也不再犹豫,他走到杜如晦的面前,仔细地为他诊起了脉来。
正所谓:“望闻问切....."
随后,孙思邈又看了看杜如晦的眼睛和舌苔。
最让李恪感到不可思议的是,孙思邈竟然还伸出手掌,朝着杜如晦的上身,四处按了按。
一边按,还一边问道:“这里疼吗?这里呢?”
简直跟后世看病时的专家一模一样。
要知道,那时的专家医生可是学习了先进的西医,以及几千年传统医术的积累。
可现在的孙思邈,仅凭肉眼观察和简单的物理检查,就已经能够做出相当准确的诊断。
这不得不让李恪对孙思邈的医术深感敬佩。
过了一会儿,孙思邈收回了手,他的脸上露出了沉思的神色。
他看向众人,缓缓地说道:“蔡国公的病情,我已经大致了解了。他这是长期劳累,加上风寒入体,久不治愈,五脏六腑皆有所损,导致的气血不畅,淤积在经络之中。”
“情况已经很严重了,燕王说的话完全正确,这样的情形,蔡国公还不及时就医,别说两年了,能够撑过一年,就已经算是菩萨显灵了。”
在李恪向长孙皇后提出她身患气疾,不能养花,不能养猫等诸多忌讳的时候。
长孙皇后就对李恪的医术,深信不疑。
不然,她也不会拿李世民的名义,叫上杜如晦。
在她心里,也暗暗希望这一次是李恪错了。
毕竟,大唐初立,少不了杜如晦这样才华横溢的大臣辅佐。
只不过,万万没有想到,李恪竟然还是猜对了。
听到自己的病,竟然这么严重,杜如晦不仅没有感到着急,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虽说,文人最高的追求就是千古留名,谥号“文正”。
杜如晦也为此将它视为目标。
并且,眼下大唐也正值多事之秋,他也想为大唐的繁荣稳定贡献更多的力量。
只不过,区区一年的时间太短了,恐怕他无法实现自己心中的抱负。
然而,想到李恪既然喊来孙思邈这位神医来为他治病,那么岂不是还有一线生机?
杜如晦的目光从孙思邈的脸上移到了李恪的身上,朝着李恪拱了拱手,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情。
李恪这一次对他冒犯的举动,其实是为了挽救他的生命。
对于死亡,杜如晦倒谈不上如何害怕。
只不过,他还有许多没有完成的抱负,需要施展。
他现在还不能死,至少也要多活几年再死。
于是,他对孙思邈说道:“孙神医,如今大唐正值内忧外患多事之秋,杜某有心报国,却无奈身体不支。今日得您诊治,方知病情严重,杜某倒不是怕死,只是还有许多抱负未展。恳请您施以妙手,为杜某诊治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