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在长安城中,差不多有十几万灾民,还没有散去。
马上就有更多的难民,又要来到长安城中...
在祭完天之后,李世民和长孙皇后就回到了皇宫中休息。
李世民坐在宫殿中,眉头紧锁,忧心忡忡。
他看着窗外的晴空万里,却感受不到一丝丝的阳光。
蝗虫与旱灾同时肆虐,庄稼颗粒无收,百姓流离失所,这个新型的国家,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机。
加上外面不时的传来他得位不正的流言,他也微微感到头疼。
他很明白他现在迫切需要通过一些手段,快速地平息这次灾难。
只有这样,他才能向所有人证明,他是大唐最需要的皇帝。
由此,才能堵住那些心怀不轨之人的嘴巴。
只是,现在的问题是,现在除了一板一眼的赈灾外,并没有什么快速解决灾荒的办法。
并且在大朝会中,从房玄龄和杜如晦的口中得知。
长安城中的米价飞涨,在得知蝗虫来了之后,已经到了六匹一斗。
再过几日,就算是十匹一斗,亦或者更贵,怕不是也没有不可能。
起初,在听到这件事情的时候,李世民也是勃然大怒,暗气这些胆大的商贾,竟然敢在这种时候,大发国难财。
他大声质问为什么房玄龄和杜如晦,为什么不大加惩治这些不知死活的商贾。
可他们接下来的话,却又让李世民脸色阴沉无比。
因为房玄龄在惩罚了那些卖高价的粮商之后,那些粮商,就索性不卖粮食了,将粮铺关了起来。
你嫌我贵,我不卖总行了吧!
这一招,直接让朝廷犯了难。
家中有粮,确实不用慌。
可家中存粮不多的百姓,心可就太慌了。
担心日后无粮可吃他们,接着又担心旱灾与蝗灾可能短时间不会平息。
于是,他们就开始疯狂的跑到平价放粮的官仓,那里购买粮食...
可是,官仓里面的粮食,又要赈灾又要放粮,又有多少的粮食,可以这样无休止的折磨。
根据户部的估算,再这样七八日下去,长安仓的粮食,恐怕就要消耗殆尽了。
到时,不光是百姓,就连官兵也要陷入恐慌之中。
李世民让房玄龄和杜如晦等人,去和那些勋贵和大户们沟通,问他们是否能够平价放些粮食出来。
可他们似乎认定了朝廷粮食有限,死都不肯松口。
把李世民气的够呛。
李世民心中憋屈,来到后宫长孙皇后这里,想要安静一会。
“观音婢。”
李世民看见正在刺绣的长孙皇后,将心中的忧愁,全部道出。
“蝗虫与旱灾同时出现,你觉得我该如何是好?
长孙皇后看向李世民,没有直接选择回答他的话,放下手中的物事,问道。
“二郎,事情已经这么严重了吗?”
李世民苦笑一声,惆怅的说道:“关中已有地方,出现了严重饥荒,有些地方甚至开始卖儿卖女,以求生存?就算是在这长安城内,也从昨夜开始,陆续饿死人了,你说严重不严重。”
看到丈夫惆怅的样子,长孙皇后轻轻地握住了李世民的手,道。
“二郎,您一直是一个明智的领导者,我相信你一定可以想到办法,带领百姓度过这个难关,不要气馁。”
“虽说,我只是一介女流,帮不了二郎你什么大事,但近些时日,我在宫中也号召众多姐妹,捐献了一些首饰,算是我们这些人的一点心意,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李世民听完,眼中闪现出感动的目光。
“有妻如此,夫复何求。”
就在李世民沉浸在长孙皇后的感动时,长孙皇后想到了大儿子李承乾。
于是,她朝着李世民问道:“承乾,除了今天祭天的时候,妾身看了他一眼,随后便跑的没影了,这些日子都不曾回宫,难道是陛下给他安排了任务?”
听到长孙皇后提到李承乾,李世民的脸上,也难得露出了一丝笑容。
他语气中带着满意的说道:“承乾这孩子,现在真不错,所有的文武百官都在夸这孩子识大体,体恤百姓。”
“哦...二郎能和妾身说说嘛?”
“这有什么不能不说的,承乾自从上次出城施粥救济灾民,不忍百姓受苦,现在几乎都住在了城外,据说,他还说百姓一天不度过这次灾难,他就一天也不离开,朕心甚慰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