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李隆基心浮气躁,李旦示意他放松心情,随后按照邓宏与自己的交代,李旦亲自解释,承认了邓宏的身份。
“那个郎中,是朕的同门师弟,名字唤作邓宏。”
“什么……邓宏……”
“他的名字怎么和父皇的师父一样?”李隆基惊疑道。
闻听此言,李旦笑道: “这确实很巧合,不过他确实是朕的师弟,是先生当年隐居后收的徒弟,因其是孤儿,先生便以自己的名字给他起名,意在他能继承自己一生的传承。”
接下来,李旦又给李隆基讲起了一段往事,故事讲得细致入微,毫无破绽,渐渐的,李隆基也相信了父亲李旦所言。
“那这么说来,父皇的这位师弟想必也是很厉害的人物吧?”李隆基好奇地问道,毕竟邓宏那可是一代传奇,即便过了几十年,朝野上下还都知其事迹,受其影响。
“哈哈哈哈,那是自然,师弟受先生真传,一身本事虽不及先生,但却足以自傲于天下,就连朕与你的几位皇叔和他比起来,也不中看。”
李旦将邓宏夸得入木三分,李隆基毕竟只是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听着听着也渐渐被代入了进去。
“原来如此啊!”李隆基感叹道。
“所以朕想让他做你的老师,你意下如何啊?”李旦问道。
“可他说话一点规矩都没有,如何做得朕的老师啊?”
“哈哈哈哈……”闻言,李旦又忍不住大笑了起来。
“父皇为何发笑?”李隆基疑惑地看着李旦。
“三郎啊,难道你不知道当年的邓宏也是如此吗?”
“邓宏性格古怪,说话总被人认为是离经叛道,太宗也曾责令他改过,可邓宏仍然我行我素。”
“但就是这么一个说话没有规矩的人,却做成了一件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直到如今,大唐仍然受其影响,蒙其福泽啊!”
“是啊!”闻言,李隆基点点头道,这一点他是承认的,邓宏不仅是一代战神,更是一代着名的改革家,他的改革遍布朝野和军队。
光是民族大融合与义务兵制度,便让其足以跻身于与吴起、孙膑等同一队列。
“所以啊,这样的人物,他所能教导你的,远远多于那些名师大儒,将来你是要继承朕的江山、祖宗的社稷的,唯有像邓宏这样的人,才能助你将大唐治理得更好。”
闻言,李隆基沉默不言,良久后,他才开口道: “既是父皇安排,儿臣愿认这位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