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三年的时间,如同白驹过隙,屯堡郡在这三年中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水利工程的完善使得农田灌溉不再是难题。
高仁当年研究出来的那种名为“杂交水稻”的种子,大获成功,导致一株秧苗的产量便是之前的好几倍。
粮食产量连年丰收,百姓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商业贸易的繁荣让屯堡郡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富庶之地,而詹元启的英明治理,更是让屯堡郡的名声远播,屯堡郡已不再依赖出售煤炭而生存。
在这三年的时间里,詹元启不仅关注郡内的经济发展,更注重百姓的生活质量和文化教育。新的学堂、书院和医馆在各城建立,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百姓的精神生活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军事上,屯堡郡的军队在杨志刚和韦少武的训练下,成为了一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强大力量,军队人数已达三十万之多。
詹元启和张书凡来到了虞塘水库。三年前抢修大坝的情景还历历在目,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屯堡郡的重要水源。水库波光粼粼,周围绿树成荫,成为了百姓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詹元启站在大坝上,望着这片曾经历经风雨的土地,心中充满了感慨。
接着,他们前往新开垦的农田。这些农田得益于水利工程的完善,再加上高仁研制出来的种子,如今这些良田已经变成了屯堡郡的粮仓。田地里,金黄的麦浪翻滚,农民们忙碌的身影穿梭其间,一派丰收的景象,詹元启和张书凡会心一笑。
詹元启和张书凡还参观了新建的书院。这里书声琅琅,学子们勤奋学习,讨论着各种学问。詹元启看到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充满了希望。他知道,这些年轻人将是屯堡郡未来的栋梁。
在游览的过程中,詹元启和张书凡还走访了当地的百姓家庭。他们与百姓亲切交谈,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和需求。百姓们对詹元启的到访感到非常荣幸,纷纷表达了对他的感激之情。
最后,詹元启和张书凡登上了屯堡郡的高峰,看着弯弯曲曲的大河环绕在屯堡郡各处,河内有不少的商船来往,詹元启心中感慨万千,河流问题困扰屯堡郡数百年,没想到就这样决绝了。
俯瞰着这片他们共同建设的土地。山河壮美,风景如画,屯堡郡的美景尽收眼底。詹元启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心中充满了自豪和满足。
屯堡郡能变成今天这个样子最大的功臣不是詹元启和张书凡,而是高仁,他不仅提出了这利国利民的一系列政策,还研究出一些看似歪门邪道,其实都很实用的东西,其中屯堡郡最大依仗煤炭和粮食都离不开高仁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