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9年5月27日,南梁建康城。
1.萧纲称帝
正当高澄带军围困长社城时,侯景公布了萧衍的死讯,并把萧衍的棺材抬到太极殿,为之发丧。
更诡异的是,萧纲在同一天同一地点登基称帝。一边是老皇帝的棺材,一边是新皇帝的登基仪式,百官不知道是该哭还是庆贺,那场面极度尴尬。侯景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要树立权威。
萧衍死后这二十几天中,以王伟为首的智囊团,一直在思考谁来接班的问题。侯景当然是想自己当皇帝,不然怎么彰显革命的彻底性?可王伟对侯景说“不”。
王伟道:“丞相,革命需要理想主义,但光靠理想主义寸步难行,还得看清现实。”
侯景一脸疑惑:“先生,什么意思?”
“萧氏子弟自相残杀不假,但只要我们公然改朝换代,他们就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如今革命形势严峻,尊奉我们号令的不过建康及其周边地区,梁国故土四分五裂,主要还是在萧氏皇族以及各地军阀手中。依我之见,新皇帝还是姓萧比较好,继续让萧氏内斗,我们也可以趁机扩大根据地。”
“哎,还是先生考虑得周全呀。”侯景算是对王伟心服口服了,答应拥立萧纲为帝。为何是萧纲不是萧正德?萧正德是以乱臣贼子加笑话的形象出现的,侯景既然选择了妥协政策,自然要拥护南梁原来的正统了。
谁是南梁原来的储君?那就是萧衍的太子萧纲。拥立萧纲可以向天下表明:之前拥立萧正德当皇帝和萧衍对抗,完全是被迫,是萧正德这个乱贼自作主张,和我英明神武的侯景没有关系。
侯景是一点就通,他最大限度地对萧氏皇族表示好感,拥立萧纲,正好以南梁救世主的身份自居。不久,侯景拥立萧大器为太子,萧纲的其他儿子,如萧大心、萧大款、萧大临、萧大连、萧大春等全都封王。
此外,侯景还把萧确、萧会理等宗室留在身边,表示拉拢和信任;对滞留南方的北魏宗室,如元罗等十几人也封王;对庾肩吾、徐摛、徐陵等御用文人以礼相待;对王克、殷不害、羊鹍等贵族委以重任,还迎娶了羊鹍的妹妹。
殷不害出身陈郡殷氏,从小有孝顺的美名,萧纲还是太子的时候,就把他纳入麾下当幕僚,侯景进入台城面见萧衍时,就他和徐摛不离不弃;羊鹍来自泰山羊氏,羊侃的儿子。
侯景所做的一切,无非是最大限度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当然,侯景也不会忘记革命同志。宋子仙、郭元建、任约等革命元老都赐予开府仪同三司的特权,其他不带兵只赐仪同三司待遇的更是不胜枚举。
28日,侯景将废奴运动进行到底,他以萧纲的名义下令:凡是在南方为奴的北方人(上一次废奴的对象是南方本地人),全部恢复自由身。有几万人获得自由,很多人回到北方,更多的人选择了投身革命。
可惜,侯景还是没有明白,这天下始终是贵族老爷的天下,这些恢复自由身的奴隶并不能给革命事业带来多大的帮助。在皇权时代,主角永远还是有势力的贵族,而不是一盘散沙似的底层人民。
贵族老爷们,怎么可能和造反头子侯景同流合污呢?萧氏子孙对侯景的妥协根本不买账。事实证明,革命没有中间道路,只能你死我活。
2.宗室搞事
首先搞事情的就是萧正德。自己从头到尾就是个笑话,被侯景玩儿得团团转;像一枚棋子,需要就推到最前台,不需要了就如一只死狗被扔掉。你侯景成了拯救天下的大英雄,我萧正德却被置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境地,凭什么?
萧正德想到了驻扎在合肥的萧范,给他写信说:“我对侯景的饮食起居了如指掌,只需要一把刀就可以杀了他,到时候希望鄱阳王发兵建康,你我二人里应外合,再造乾坤。”
萧正德找来侄子萧贲,反复叮嘱他,要亲自出城把信送给萧范。可惜,这封信根本没有寄出去的机会,出卖他的人是侄子萧贲。萧贲一个政治投机高手,可惜萧正德并不知道。
建安侯萧贲是萧正德的侄子,和被萧绎杀害的萧贲同名,这家伙很早就跟着萧正德投靠侯景了,他倒是没萧正德那么执着,很懂得变通,不管当皇帝的是信萧还是信侯,只要对自己有好处,他就支持谁。
当初,萧正德称帝之时,萧贲就来投靠他;等革命军拿下台城,萧正德被赶下皇位后,萧贲积极向侯景靠拢并表忠心,同时又在表面维持着和萧正德的友好关系。萧贲出了门,就把信件给了侯景。
“愚蠢的人想要知道自己的愚蠢,需要很高的智商。萧正德显然没有这种智商,还想对我下手,不知道自己一举一动都在我的监视之下?”侯景骂着骂着都乐了。
6月29日,侯景下令勒死了萧正德。
萧正德直到死的那一刻,还在想着自己的皇帝梦。三十年来,萧正德日思夜想要当皇帝,哪怕想疯了,却没有任何事任何人能阻止他的梦想。即便最终死于非命,为梦想而死,老子还是一条好汉。古往今来,又有几人能如我一样执着,能坚持梦想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