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五章 开花结果

万历驾到 青橘白衫 2107 字 2个月前

显然这些年军户们被压迫的狠了,现在看到大同卫的境况,他们怎么能不羡慕,不想要。

曾省吾还提出了尽快任命教谕的事情,并且让朱翊钧批一些钱,在大同卫等地建立私塾。

这个提议倒是引起了朱翊钧的注意,伸手敲打着奏折,朱翊钧觉得这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建立国有制学校的好机会。比起江南等等私塾学院遍地的地方,显然西北这种基础差的更合适。

教导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也不会引起轩然大波,这一点非常好。

“半军事化的学校!”朱翊钧想了想就敲定了这一点,大同卫的百姓大多面对过瓦剌,尤其是那些军户。建造半军事化的学校,在那里反对声会小很多。

有利于自己推广学文练武的风气,争取让儒门子弟想起以前儒生是什么样子。

出将入相,持剑砍人都不在话下,这方面心学就比较合适了。要知道心学里面可是有何心隐这样的人存在,学文又练武,而且剑法还很厉害。

只不过何心隐现在死了,但是自己还有李贽啊!

“让李贽带一批人过去,或许是一个好办法。”朱翊钧如此想到。

伸手将曾省吾的奏折放到了一边,朱翊钧觉得这件事情自己需要好好的考虑和研究一下。宣府军改的事情,倒是可以提上日程了,这一点倒是没什么意外。

有了大同的先例,宣府的军改应该会顺利很多。

伸手拿起了第二份奏折,这是张维贤上的奏折。

在这份奏折上面,张维贤详细的介绍了军改的过程,以及遇到的一些问题。后面则是写了募兵进入训练的事宜,以及请朱翊钧调讲武堂学员给他的想法。

这个朱翊钧倒是不想反对,讲武堂的确有人要实习了。

这些人派到大同去也好,学一学,历练一下,将来也能派上用场。加上大同卫是新募兵,朱翊钧也希望能够为大同卫带去一些新鲜的东西,讲武堂的学生就很合适。

朱翊钧放下张维贤的奏折,脸上露出了一抹笑容,这些奏折看着真舒服,因为这代表着他的成就。

十五年了,自己用了十五年铺垫,用了十五年安排各种手段,现在终于到了结果子的时候了。

再一次身后拿起奏折,这一份奏折来自宋应昌。

天津造船厂的备料已经完成了,天暖和了之后就会开始建造。朱翊钧前几天派去的武备司的人已经到了,水泥和红砖也在准备中,将会大大的节省建造时间。

这又是一份让朱翊钧感觉很舒服的奏折,很不错。

敲打着奏折,朱翊钧再一次陷入了沉思,他准备春耕之后开始修路,修筑水泥路。或许在后世水泥路的强度不够,因为后世要走机械车辆。

在这个时代,马车是主要运力的时候,水泥路绝对是划时代的产物。

第一条水泥路廖原就准备修到天津港,在积累了经验之后,朱翊钧准备上马京城直通九边的水泥路。一旦修通了这些路,京城的军队和物资到九边的速度和损耗都将大大的缩减。

等到造船厂那边的船造出来,开通江南到天津的航线,江南的物资就能源源不断的运送到京城,再由京城快速的运往九边。成本降低,速度加快,代表着巨大的战争潜力。

军队整训完成,军改完成,道路建设完成,然后就是自己挥师征伐草原的时候。

虽然不知道其他人在想什么,但是廖原却非常非常想干这件事情。大同府的卫所兵退下来之后可以去纺织厂做工,但是其他卫所的人却不行。

朱翊钧对他们有另外的安排,那就是建筑队。

以内务府的名字在各省招募大量的卫所裁汰士卒,将他们转化为专门的城建,正式工人。有福利,有待遇,有工资,这些人将会成为大明的第一批工人。

只不过这需要大比的钱财,不过朱翊钧有信心,可以采取国家拨款加地方集资,或者卖点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