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围攻

手机里的大明朝 叫天 4701 字 2个月前

他更没想到,原来明军有那么多匪夷所思的手段,不但能丢石头,丢火油罐,还能丢人!

不过还好,多尔衮已经想出了应对的措施。

他转头看看身后的队伍,虽然大军一直赶路,都很疲惫。但是他也知道,一如多尔衮交代的,要是不在天黑前结束战事,那明军那些诡异手段太过厉害,指不定军队还是会出现问题。

于是,他立刻下令,大军各部散开,绕过京师,直接赶往明军大营那边。

而城东济尔哈朗那边,同样收到了来自多尔衮的旨意,让他领兵赶往城北,参与围攻明国大营。

在京师城内,多尔衮自己也集结了满清精锐,同样出城赶往城北的明军大营。

看这個架势,他就准备一战而定崇祯皇帝所部,绝不过夜了。

这么一来,满清军队这边,一共凑出来了大概五六万人。就人数上来说,只是比明军稍微多一点。

但是,这五六万人,都是满、蒙古和汉八旗,这是满清最核心的军队,算是精锐之军了。

如果是冷兵器作战的话,崇祯皇帝所部,绝大部分都是农民,才参军半年多而已,绝对没法抗衡满清的精锐之军。

最多是守城还可以,在平原上野战,肯定不是满清军队的对手。

甚至太平军将士这边,精锐与否,在满清头目的眼里,也是一眼就能分辨出来的。

也是这个原因,之前差点被太平军逼的要滚出京师,是他们非常不甘心的。

此时,满清大军云集,散开来围向明军大营,一眼看去,几乎整个平原上,全都是满清军队,根本望不到头。

这种场景,给了满清军队以极大地心理优势。

相对应的,明军将士这边,看到四面八方,全都是一眼看不到头的鞑子军队时,特别是他们以前一直打得顺风顺水,没有面对过很大的压力。

因此,此时一见之下,大部分太平军将士的脸上,虽然他们的兵力其实并不差鞑子多少,但是还是露出了恐慌之色。

不过好在大部分人都有活干,不会闲在那里看着,要不然,只会越来越恐慌。

此时,早已过了午时,京师城里的鞑子,自然没有离开。留守城里的鞑子,还包括他们的家属,全都站到了京师北面城墙上观战。

所有人都知道,京师城外一战,将决定大清的命运。

甚至可以说,这京师城外的一战,是决定明清的命运。

所以他们非常关心,想要亲眼见证这决定命运的一战。

京师的百姓,其实也非常关心,或者说,是非常担心。

鞑子援军的到来,让他们原本喜悦的心情顿时跌入了谷底。

鞑子的厉害,威名,不是一两天就能没了的。他们担心,要是大明皇帝打不过鞑子的话,他们就真的没有希望,以后肯定一直会活在鞑子的威压下,金钱鼠尾,在脑门上顶一辈子。

他们虽然想反抗,但是却有心无力。鞑子的残暴,那是出了名的。能做的事情,就唯有躲在自己家里,向满天神佛祷告,祈求保佑明军能赢!

祖大寿的府上,他也是在纠结。

在他心底,他其实是不愿意投降满清的。

第一次投降满清的时候,是大凌河城被围,粮草用尽,援军被歼,无奈之下,他投降了满清。

但是很快,祖大寿找到了机会,逃回了大明。

崇祯皇帝对他很信任,并没有治罪他,依旧任命为锦州总兵,镇守宁锦一线。

但是松锦之战时,洪承畴所部援军又被鞑子歼灭,祖大寿坚持不下去时,才再次选择了投降。

之后,因为祖大寿还有利用价值,皇太极并没有追究他之前逃回去的事情,只是软禁了他,防止他再跑,并宽慰他,要求让他写信劝降吴三桂归顺满清。

在原本的历史上行,祖大寿便退出了领军打仗的生涯,一直居于自己府里,也没有替满清出谋划策。

在随满清皇帝入京之后,他暗地里替南明这边穿针走线过几次,不过没几年,就病死了。

在这个位面上,历史迎来了转变。崇祯皇帝亲自领军,打回了京师,差点打得满清不得不放弃京师。

如今,鞑子援军到达,城外即将爆发决定明清命运的大战,祖大寿又如何能坐的住!

看到他坐立不安,他的家丁便劝他道:“老爷,明国皇帝说了,五品以上官员不赦。”

言外之意,其实是想劝祖大寿,就不要操心城外的战事了。

祖大寿听了,看了他一眼,并不言语,依旧在来回走动。

他相信,崇祯皇帝的这道旨意,是针对洪承畴那样的人,他不是!

过了一会之后,他忽然站住,问他的家丁道:“你说,朝廷官军和清军,谁能赢?”

“老爷,按道理来说,大清战无不胜,都快夺取天下了,肯定是大清赢。但是,朝廷官军这边有太祖皇帝显灵指点,还有那么多法宝。如果太祖皇帝还有在显灵的话,小人相信大清兵再厉害,也不会是太祖皇帝他老人家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