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ning),我看你碾这个米黄色的面粉,是棒子面吧?”方瞳想了一下,便出声开始套话。
“嗯?你是?”这个大娘还挺警惕的,并没有直接的接话茬。
“哦,我是搞自媒体的,就是在网上写文章的那种,我是出来看看,积攒一下素材的,偶然看到了你在这里磨面,所以过来问问的。”方瞳急中生智拿出了手机晃了晃,编造了一个理由出来。
“自媒体?不知道,你是记者?”
“诶,算是吧,不过我这个不是正式的,刚毕业,打算走自媒体的路子试试活。”
“哦,大学生啊,没错我这个是棒子面,你居然能认出来,大学生不说都分不清楚五谷杂粮的嘛?”这个大娘对于大学生倒是有些偏见,不过方瞳并没有强烈的反驳,毕竟确实是有不少人不认识的。
方瞳能够认出来,这还是归功于方妈的教导,能上得厅堂,也能下得厨房。
“我这不是在超市也见过这个东西吗,所以才有了刚才那一问,话说,大娘,咱用的这个碾子、石磨、石臼啥的村子里还有吗,我想拍几个照片当作我的文章素材。”方瞳见打上了话,便开始打听自己想要找的东西。
“听不懂,不过你要找石臼,我家里倒是有个,石磨嘛,你来晚了,头两年就有人来村里收购这个东西来着,说是废物再利用,把那些磨盘给弄成什么文化经典之类的东西。”话头一被挑起来,大娘还是挺健谈的,直接就把方瞳想知道的东西给说了出来。
“那啥,等会能带我去看看那个石臼嘛,我很好奇这个东西,打算拍几个照片。”
“好说,好说,不过你得等我把这些棒子面给弄完,也快好了……”
方瞳见大娘这么好说话,便停留在这里跟她唠上嗑了。
从对话中得知,这个大娘其实年纪并不是很大,还不到50岁,看着显大只能归结于干活累的了。
国内务农的老百姓,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哪有几个白净的,都是一脸经过生活磨砺的痕迹。
同时,方瞳通过沟通也了解到了,小麦、稻米脱粒的经验。
这些个粮食,现在城市中的人口,只会见到加工好的精米,哪里见过粮食的加工处理过程。
大娘告诉方瞳,其实这个事很简单,就是把麦穗晒干了,要么放在地上摔打,要么铺在地上用一些重物碾过,就能简单的脱壳了。
说到这里方瞳就联想到,小时候在路上见到那些晒粮食的原因了,原来就是干这个事的。
说着大娘还感叹起来,说是现在有了机械的脱壳机了,自家每次去打粮食,每10公斤还得要5毛钱的加工费,简直是欺人太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