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章 我们臭味相投(一万四千字更新!)

择日走红 宋不留春 7694 字 2个月前

这个性格极为开朗的女孩之前在《年轻的日子》里,人气大增,知名度火速提高,本身跟陆严河的关系也很不错。

她人还没有到剧组,消息就已经发给陆严河了:陆同学,太久不见,有没有想念我?

陆严河:说实话,没有。

萧云马上发来一张扔菜刀的表情。

陆严河:哈哈哈,在剧组拍戏呢,哪有这闲工夫想你们。

萧云说:哼,等着吧!

陆严河这个时候还不知道萧云所说的“等着吧”,是指等什么。

然后,萧云就进组了。

陆严河吃惊不已。

萧云站在他面前,穿着一身黑色羽绒服,从头包裹到脚,却还能灵活地转一圈,展示自己,“哈哈,没想到吧?”

自己一个人都能傻乐半天的姑娘。

“没想到。”陆严河也笑了起来。

“本来我还好紧张,一听说跟我演对手戏的是你,我就松了口气。”萧云说,“这次真幸运。”

陆严河问:“你怎么不早点告诉我?”

“就想看你现在被吓到的样子咯。”萧云脸上晃着明媚的笑容,即使是在寒风瑟瑟的时节,也仍然动人。

萧云并非那种明艳长相的大美女,而是有一种校园女生的清纯感。这种清纯是一种纯粹的相貌特征,与她本人的性格关系不大。相比起来,她身上其实更有一种男孩气的东西,这也是她能跟《年轻的日子》里很多人都玩得好的原因。

他们两个合影了一张,发到了《年轻的日子》的群里。

其他人都冒泡,问他们这是在哪儿碰到了。

陆严河问萧云她过来演《凤凰台》的消息能不能说了。

萧云说可以。

陆严河就在群里面说了,正在廊化。

彭之行:我还在棚里,刚录完节目。

萧云说:自从节目播完以后,我们好久没有见面了。

彭之行:是啊,要不我们找个时间,大家再一起聚一下吧。

萧云:嗯嗯。

宋林欣:我也想大家了,找个时间一块儿聚一聚!

大家在一块儿录节目,朝夕相处,也熟悉了不少。

自从十月份节目录完以后,大家常常在网上聊天,分享一些有意思的事情,但确实没有再一起聚过。

彭之行说:要不我跟大家约一下时间,我在《之行》做一个特辑,我们几个人凑在一起录一期节目,节目录完,我们把后面的时间空出来,好好聚一下。

柳智音:这个可以有!

柳智音:早就想要上一次《之行》了!

彭之行:马上安排。

这个群里,是没有蒙粒的。

也没有人提过是不是要把蒙粒拉进群来这种不合时宜的话。

大家都默契地不提这件事,就当作忘了。

《年轻的日子》现在这个群里的小伙伴们,别的不说,但都不是蒙粒那种完全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平时可以嘻嘻哈哈地聊天,彼此有作品要宣传的时候,也会互相帮忙宣传。

就像之前陆严河的《黄金时代》播出的时候,群里的每一个人都帮忙做了宣传。

而且,大家都是很好的人。柳智音在《跳起来》上开了一个关于回顾自己海外练习生和女团经历的专栏,每一期大约只有八百字,也就是一页的体量,固定稿费一千元,不高。到目前为止,柳智音已经写了两期,每一期的内容都会被人摘录到网上,引发热议,然后给《跳起来》带去新的热度。

彭之行做的“之行”专栏更是如此,每一期都是写《之行》这档节目的幕后故事,涉及很多明星艺人的私下故事,被很多人喜欢。

他们两人在《跳起来》开这个专栏,给《跳起来》带去了固定的粉底读者,也带去了很多的话题热度,让《跳起来》时不时地曝光,被大家看到这三个字。而《跳起来》也为他们带来了持续的曝光和热度。

柳智音月初的时候接受一家时尚杂志的专访,就提到了在《跳起来》上开专栏的事情,她还专门提到了这件事:“这个专栏是我主动跟严河说的,我刚回国,想要让更多的人认识我,毕竟我之前是在海外活动更多,而《跳起来》是一个面向几十万年轻人的杂志,是我非常需要的机会,严河人也很好,马上就答应了,他说,我在海外的这段经历,肯定也是很多人想要了解的,这些年,我到底有什么样的经历,我收获了什么,通过写这个专栏,我也能够记录下很多的东西,趁我都还记得,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我工作很忙,不敢保证每一期都会有,但我会写下去,只要大家愿意看。”

《跳起来》需要一些固定的专栏,当然,也会需要一些新鲜的东西。

陈思琦做石夏老师的回顾策划是一类,找《时空之子》的作者姜玉白画封面是一类,还有各种各样的想法和点子。

因为是实体书,版面有限,陈思琦又尽量地想要给出一本内容丰富的书,而不是一个花花架子,所以,她对内容的需求非常大,不过好的内容总是稀缺的,她不能等人上门来,只能自己主动出击。

一方面,是去攻略那些已经成名的大作家们,另一方面,则是去找那些在各个领域顶尖的人物,沟通他们跟《跳起来》的合作,甚至在一月份出版的这一期,里面有一个内容就是一个著名的装修设计师写了一篇文章,关于房子装修设计的一些技巧,和她遇到的几个典型案例。

陆严河当时审稿的时候,看到这个,还有些犯嘀咕,心想,《跳起来》的读者会不会愿意读这种东西——结果反响很不错,虽然没有在网络上形成热点话题,却被很多读者反应“希望以后可以多刊登这样有意思也有实际用处的内容”。

比如现在,陈思琦又在做一件事。

“这是一个调查问卷,大家把链接发给你们的同学一下,尽可能地扩大调查范围,让案例和数据可以更多一点,这样也更能指导我们后续怎么做《跳起来》。”

陈思琦做了一个关于“你希望在杂志中读到什么内容”的调查问卷。

专门面向普通的大学生,而非《跳起来》的读者——那是另一个调查问卷了。

陈思琦说:我们一定要想尽办法扩大《跳起来》的知名度和读者群。

一月份出版的这一期《跳起来》,上市两周,实体书销量4.1万,电子书销量1.3万,销量数据已经控制住,不再下滑。

而每一期《跳起来》的出版,都能够带动前面的几期再迎来一波新的销售,所以,实际上《跳起来》每一期出版能够带来数百万的收益,分到陆严河和陈思琦两人手上,也有数十万。

陆严河都觉得不可思议。

一本主题书,或者直接说,就是杂志,就这样被他们几个年轻人给做起来了。

别说他们觉得不可思议,连江印出版社的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

要知道,一本长期、固定、畅销的杂志对于一个出版社来说,其价值远远超过每个月带给出版社上百万的利润——而在这个实体书不断衰落的时代,这个利润已经是极大的数字。

江印出版社今年每个人的年终奖都涨了不少。

萧云专门跟陆严河说:“我真的很久不读杂志了,你做的那个《跳起来》我挺喜欢读的,我可不是跟你说场面话,每一期我都买了。”

陆严河问:“你是为什么喜欢?”

“因为有东西看啊,很多内容都是我喜欢的,那个叫白雨的作者写的,我就很喜欢,很多话都是我自己想表达但是又组织不出语言来表达的。”萧云说,“还有刘家镇的那个,我也一直在追,一直很想知道凶手到底是谁。”

陆严河没想到萧云爱看的竟然是,他本来以为萧云爱读的是每一期明星艺人所写的那些文章。

“学表演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就一直强调,我们做演员的一定要读各种各样的文学作品,经典的,流行的,现实主义的,浪漫主义的,等等。”萧云说,“不过有几本传统文学杂志,我虽然一直有在订阅,可其实很难读下来,《跳起来》上面的不那么诘屈聱牙,我很喜欢,对了,你们刚发过的石夏老师的,我也很喜欢。”

“石夏老师的就是传统文学。”

“我说的是现在那些传统文学杂志上的,你肯定没有读吧?”萧云说,“我几乎有一半都读不下去。”

陆严河哭笑不得。

萧云:“我有一个建议,当然,只是我自己的,像我这样的人,其实很想有人给我推荐一些书,现在网络上资讯虽然丰富,但是信息也很多,都不知道谁说的是真的,谁说的是违心的,如果你们《跳起来》能够每期都做一个推荐栏目,尤其是有推荐人和推荐理由的那种,对我来说会非常有用。”

陆严河陷入沉思。

“还有网络也是,我其实可爱读网络了,就是太长了。”萧云说,“然后各个平台都有主推的作品,我爱读的呢,又没有那么主流,很多大热的作品吧,我知道它们为什么受欢迎,也明白它们好在哪儿,但我自己就是读不下去,因为不是我喜欢的,如果能够专门的板块给我们介绍一些不那么有名的、但是好的作品,那就好了。”

萧云所说的话在陆严河的脑海中盘旋了好一会儿。

晚上,陆严河就联系了陈思琦,把萧云的话跟陈思琦说了。

“我在想,我们是不是确实可以专门做这样一个栏目呢?”陆严河说,“之前做的是石夏老师这种已经非常出名的作家了,那像一开始的家镇哥和明音姐,他们是新人,不是很有名,但是作品我们很喜欢,我们可不可以做这样一个栏目,找名家来推荐他们的作品?”

陈思琦:“找名家推荐?”

“比如石夏老师有没有认为现在还不为很多人知道的优秀作品,或者是优秀家,如果石夏老师愿意,可以请他在我们杂志上来做推荐。”陆严河说,“其他的人也可以,我相信肯定有很多的老师都是有爱才之心,愿意提携有才华的人,我们去做这样一个窗口,你觉得呢?”

陈思琦:“可以做着试试看。”

“不限于江印出版社出版的书,各个出版社的书都可以。”陆严河说,“现在有阅读习惯的人确实越来越少了,如果可以通过这个栏目,让他们对一些不知名的作品和作家产生兴趣,那也有很大的意义。”

陈思琦点头,说:“我知道了,可以做,但这又要开一个新的栏目,现在就我们几个人,大家手上的工作很饱和了,这又是一个新的工作量,我们编辑团队要继续加人了。”

“那就加吧。”陆严河说。

“你觉得是招正式的全职编辑好,还是像美编一样,从学校里找学生兼职好?”陈思琦问,“如果要招正式的全职编辑的话,不像我们这几个人都是在校学生,是还要给他们交五险一金的,我们暂时没有正式的财务人员,都是我在处理这些事情,会很复杂。”

“招兼职?”陆严河说,“如果可以的话。”

“如果是招兼职的话,就必须从自己熟悉的人里找,或者请他们推荐了,否则很不靠谱,我们这本杂志,可是要跟很多名人打交道的,碰上心术不正的,容易出事。”

“哇哦。”

“你哇哦什么?”陈思琦问。

陆严河笑着说:“你思考得很周全,我完全没有考虑过这些东西。”

“那是当然,我不就是在给《跳起来》做大总管?”陈思琦说,“听着头头是道,其实都是纸上谈兵,我都想要去江印出版社实习一段时间,真学点东西才好,可惜他们春节又放假了,可恶。”

陆严河:“你可以的,最艰难的起步阶段我们都度过了。”

“起步阶段可不是我们最艰难的时候,因为你,我们的起步阶段已经是最轻松的时候了,接下来的一年才是最艰难的时候,怎么也要让《跳起来》站稳脚跟才行。”陈思琦说。

陆严河:“靠你了。”

“你自己加油。”陈思琦说,“你的演艺事业越成功,我们《跳起来》的后台越厚,越没有后顾之忧。”

“我努力。”陆严河说。

“挂电话了,刘薇安敲门了。”陈思琦忽然说。

“好。”

-

陈思琦挂了电话。

她看向门口,脸上的笑容淡淡地褪下,喊了一声:“你可以进来了。”

刘薇安打开门,走了进来。

她仍然是那一副武装到头发丝的精致装扮。

都已经是晚上,快要入睡的时间,可刘薇安精致得仿佛可以直接去摄影棚拍杂志封面。

她对陈思琦露出微笑,问:“刚才在跟陆严河打电话吗?”

“对啊。”陈思琦点头。

刘薇安脸上浮现出了暧昧的笑容,“你们两个人已经确认关系了吗?正式在一起了?”

陈思琦面无表情:“关你什么事。”

刘薇安:“你爸想知道。”

“那你让他自己来问我。”陈思琦一点账不买。

不过,陈思琦现在面对刘薇安有了一个很大的变化,那就是不再直接表达“连一句话都不愿意跟你说”的厌恶。

她的脸上出现了一种类似于清风拂过水涧的轻盈,说着不买账的话,但没有一点激烈的情绪了,其自若的神态,让刘薇安都愣了一下。

陈思琦这一次回来,让她大吃一惊。

“你现在做主编了,成了名人,那么多人都是你的读者,你的粉丝,你爸都不知道怎么面对你了。”刘薇安笑着说。

“哈?”陈思琦错愕地看着刘薇安,怎么都没有想到,刘薇安会说出这样的话来,“我是变成怪兽了还是变成其他神奇物种了?”

刘薇安还想要说些什么。

陈思琦:“你打住吧,我跟你没有什么好说的,不管你怎么解释,怎么伪装,你对我做过的事情,我心里面清清楚楚,至于这个家,你们欢不欢迎我回来,我都不是特别在意,现在你应该也清楚一件事,你们管不住我了,那么,好歹为了我爸多活几年,你跟我就相安无事地相处好了,井水不犯河水。”

刘薇安的神色一瞬间仿佛被冰霜覆盖,有森然寒气。

陈思琦:“至于该是我的东西,一分都不能少,你也别指望我放弃,以前我是想过直接走了,一了百了,我不屑于分这份家产,不过,现在我改主意了,凭什么我要因为你的态度而放弃属于我的东西呢,我妈去世前清清楚楚地说了,属于我的那份,怎么都得是我的,这份家业可不是你陪我爸挣下的。”

刘薇安皮笑肉不笑地看着她,说:“我从来没有想过把该属于你的那份拿走,思琦,你太敏感了。”

“那是因为你们拿不走。”陈思琦冷漠地看着她,“真以为我不知道我妈的遗嘱?到我二十二岁那年,我妈留下来的股权就会直接完整地交到我的手上,而不是暂时由我爸代管。”

刘薇安抿着嘴唇,沉默不言地看着陈思琦。

“以后你也别来我这里作秀,恶心。”陈思琦说,“你最好别来惹我,真惹急了我,我就把股权给卖了,到时候公司贬值,你们的资产缩水,我一个人反正不在意,你能不在意吗?”

刘薇安忌惮地看着她,“你别乱来。”

“我不乱来的前提是你别乱来。”陈思琦双手抱在胸前,“现在你可以出去了。”

刘薇安深深地看了陈思琦一眼,仿佛有一道阴翳落在了她的眼底。

陈思琦坦然地迎接着刘薇安充满阴翳的眼神。

-

从玉石俱焚的想法,到现在有了真正不在意的底气,陈思琦知道,如果不是《跳起来》的成功,她其实很难克服自己的心魔——即使从小就厌恶刘薇安,抵触刘薇安,发誓要离开,可内心深处仍然是位于下风的弱势,因为这份弱势,无法作出理性判断,更无人教她做出理性判断。

做《跳起来》,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份收入那么简单的回报,而是“看世界”的机会,是扩充她的视野,让她见识到天地之广。见识增长了,就知道自己曾经只是待在一座小小的井底,那些沉淀在心底的愤怒、失控与仿佛随时要跟这个世界玉石俱焚的冲动,也都像是烧完的灰烬,随着风飘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