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政上,刘裕不拘一格用人才,在地方上也安排了许多有大才之人进行治理。
然而,如今的北方最难的是气候,其次是受战乱影响。
由于气候原因,刘裕无奈只得继续实行屯田制度,以求在这片乱世中求得一丝生存的机会。
由于又受战乱影响,尤其是周边强敌环绕,刘裕又不得不加强与我方之间的联合。
好在此次荀攸的南下,不仅带回了三千骑兵,同时还谈妥了与我方之间的同盟协议。
一切都和曹操时代一样,只不过双方进行贸易的地点,从南阳郡改为了青州,其他一切照常。
尤其是我方许诺,一旦周军攻打大汉,我军也会出兵进行牵制。
如此一来,在南方得一强邻之后,刘裕的东线和南线至少是无忧了。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在刘裕的西边和北边边界,尚有纰漏存在。
首先,并州内乱,几方势力错综复杂。
其次,北边的高欢正屯兵于漠南,并对并州虎视眈眈。
同样地,刘裕的一众谋臣们认为,大周也势必会图谋并州!
如果并州一直这么乱下去,那么对刘裕无利,同样也无害。
反之,如果并州被高欢所得,那么对刘裕同样也没坏处。
唯独并州不能被大周所得,届时大周就会对刘裕呈现泰山压顶之势,恐怕一切晚矣。
然而高欢的主力虽然在漠南,但他的目的不过也是为了坐山观虎斗,以此来从中分一杯羹罢了。
谋臣们认为,若是周军开进并州,高欢的幽州军是绝不可能南下与周军硬碰硬的。
现在,并州方面联军已经包围了大晋,可一旦周军开到,局势必将逆转!
因此,接下来刘裕必须要着手解决并州问题,且必须要将之牢牢地抓在手里。
并州在,则大汉在;
并州若失,则大汉危。
为此,刘裕首先是要拉拢并州的各方势力,其次也需要与北边的高欢达成协议。
于是乎,刘裕又派出了三路使者,以此来开战外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