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分两头。
自从和吕蒙一起白衣渡江,攻下下坯之后,董袭率领四千余降卒继续北上。
这些降卒虽然都是归降的徐州军,但董袭带起来顺手,因此压根没有放他们走的意思。
一路北上之后,董袭凭借四千余众一路攻城略地,仅仅半个多月时间就往北推进了三百里!
这些降卒跟着董袭也很嗨,想当初跟着桓温只能打败仗,跟着董袭以后却是没输过。
但凡当兵的总归都希望能够打胜仗,谁又希望打败仗再丢性命的?因此他们都心甘情愿地跟着董袭。
再者,他们本就都是徐州人士,因此攻打起自己的家乡来简直毫不费力!
“喂,城上的老乡听着,我等本是徐州军!现在桓刺史的大军已败,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就连桓刺史在内的一帮大佬都成了江东军的俘虏!现在江东军中的董元代将军带着我们前来攻打城池,城头守军还请给个面子,速速献城投降!如若不然,等到城坡之后,可就别怪我等无情啦!”
这样的劝降几乎每天都在上演,董袭率军一路向北,遇到城池就先来一波劝降。
此法屡试不爽,自从十五万徐州军南下之后,徐州腹地已经十分空虚了!
这个时代虽然人口众多,但北方乱了这么多年,原先人口超千万的徐州也早就破败不堪了。
现如今的徐州五郡论及人口,总共也只有四百万左右,再被桓温抽调走十五万青壮之后,青壮数量也就六七十万左右。
青壮,可是这个时代最宝贵的人力资源,不管打仗还是种田,亦或者运输粮草都得依靠青壮。
因此,青壮数量的多寡决定了一地的繁荣强大与否,反之青壮少的话一地也注定了会破败不堪。
现在整个徐州只剩下六七十万青壮,分摊到每个郡也只有十三四万,再分摊到各个县、乡、亭,一般一座县城中也只有区区四五千青壮之多。
虽然在曹操实行屯田制度后,其治下各州郡的青壮都可为兵,但也不是每个青壮都得当兵种田的。
有些青壮会依附大族,有些青壮会投身商贾,有些青壮会学习百工。
因此,每座县城中,平均下来也只有两三千人可以为兵!
自从徐州军大败,江东军反攻的消息被传开后,徐州的青壮们早就成了惊弓之鸟。
听说十五万徐州军南下,到头来活着的人只有不到五万,整整十万青壮死于战火!
徐州的青壮、百姓们,一个个都吓尿了,非常害怕自己也会步了后尘!
加之,下坯、东海两郡的郡城都已经相继被打下,这直接导致二郡各县已经群龙无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