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勋贵还有没有救?

“这.....我不知道啊!”

朱常瀛没好气的说道,“你怎的什么都不知道!北方田地无非种植麦、谷、玉米、高粱、棉花之类的。但在瀛州就不是了,种植桑茶甘蔗,一亩田的收益为北方三倍以上,30顷田比你家80顷还要赚。这样的好事你不干,是不是傻?”

万长祚诧异的看过来,“殿下,你是认真的?”

“自然啊,我还能骗你不成?”朱常瀛笑道,“比如此事你做成了,便可以拉京城的勋亲来买,又何必同穷棒子去争夺那点旱田?谁来,我都卖!”

万长祚琢磨了片刻,点头道,“好像也是,不过哪里去弄人啊,你这里拼命分田,我去哪里找佃户?”

朱常瀛呵呵一笑。

“这也不是问题,我送你30户南洋奴隶!田庄管事,我从自己庄子里划给你几个,你也可以从家里调一些家奴过来跟着学。我把这种经营方式称之为‘种植园’,正适合勋亲贵族来做。”

万长祚眼珠子转了转,“噢,我明白了,殿下这是要我做马骨,若做成了,便可以大把大把的卖地赚银子。那要这样,这土地殿下得送我,不然我不搞。”

“好,送你!”朱常瀛没好气说道,“等打下北投,就选一块地给你。”

万长祚总感觉哪里不对劲,但又说不出来,不过横竖都是白给的,总没有拒之门外的道理吧。

朱常瀛自己经营有两处种植园,纯粹是为了搞实验,看一看中国人是否也能学会这种经营模式。

其实是不容易的,大明朝的地主老爷经营土地以佃租模式为主,把田租出去以后便做甩手掌柜,基本上什么也不需要管的。也有小地主或者富农雇佣长短工,但了不起三四百亩地,规模有限。

而欧罗巴就不同了,本身就是领主制农业,自由农很少,佃农则基本没有,都是农奴。而农奴是没有选择权的,只能依附于固定领主,擅自逃跑则属违法,看脑袋没商量。

从这一点来说,我华夏自秦以后的农业制度是一直领先于世界的,耕者有其田,早就已经做到了。而租佃只不过是人口过剩,土地兼并的产物。

正因为如此,欧罗巴人利用奴隶经营种植园驾轻就熟,但若大明地主来做,第一个念头就是把土地放租出去,而不是搞什么庄园。

朱常瀛很清楚,瀛州不能一直无偿分地,当移民人口达到40万时,就要收紧土地政策,由赠改卖,去吸引那些在国内拼命搞土地兼并的地主。

不就是土地么,我这里有,而且很多!

至于穷棒子,则拉去南洋,构建统治基础。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只要朱老七不死,就一直准备这么干下去。

所以,朱常瀛才在竹林县开设两家种植园,所雇佣的几个主事也是欧罗巴人,从战俘里筛选出来的,王府家丁则跟随学习。

经营两年,效果不错,10顷甘蔗园,10顷稻田,扣除税收后年获利5千两。

而同样的土地数目,大明朝的地主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有这个收益的,因为佃农所得要比奴隶多的多。

什么是先进什么是落后?合适就好!

万长祚就是朱常瀛选定第一个吃螃蟹的大明勋贵。

通过同老表接触几日,朱常瀛已经放弃教育他重新做人的想法,为帝国冲锋陷阵怕是难了,也不敢用。

但经营土地总特酿的可以吧,别见天的如哈巴狗一样从皇帝那里讨赏,自主创业不香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