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清兵辅兵们,本想在盾车的掩护下趁机填壕,却不料成了火铳手的活靶子。
镇河堡旧堡南面的两百多个垛口,每一个都成为了火铳手的阵地。
他们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平均一个火铳手占据一个垛口,形成了密集的火力网。
随着清军不断增援,南门前的敌军数量已经逼近三千多人,但林啸并未因此慌乱,反而更加冷静地调兵遣将。
他迅速将防守东面城墙的周铁山部与李大勇部调集至南面,与原有的守军共同抵御清军的猛烈攻势。
而夏民的左哨部则作为预备队,严阵以待,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四哨兵马四百名火铳手,在如此密集的防守下,显得游刃有余。
为了提高火铳的打击精度,他们采用了轮换射击的战术。
每一哨两队百人的火铳兵中,一队负责射击,另一队则负责装填子药。
这样的分工合作,使得火力输出既持续又猛烈。
在垛口旁,每个火铳手都有一个辅兵手持大盾进行掩护。
辅兵们时刻警惕着城下清兵弓箭手的动静,一旦有箭矢飞来,便迅速举起盾牌为火铳手遮挡。
而火铳手们则依托垛墙的掩护,斜靠其旁,瞄准目标后从容不迫地射击。
他们的射击技巧精湛,往往先仔细观察城下的情况,选定目标后再果断扣动扳机。
这样的战术使得命中率大大提高,而己方的伤亡率则显着降低。
城下的清军辅兵们面对这如同雨点般袭来的铅丸,只能无助地哀嚎与逃窜。
随着战斗的持续进行,清军的攻势虽然猛烈,但在镇河堡守军的顽强抵抗下,始终未能取得突破。
镇河堡城头,硝烟与烟雾交织成一片混沌,火铳的射击声如同雷鸣般震撼着整个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