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将第一次出去秋叶海棠的版图,那样大的帝国,,需要一个如明成祖朱棣那样的进取之君才能牢牢稳固。
而不是现在这样懦弱的太子,不过朱小峰心想太子才十六岁,再有十年或者二十年的锻炼,应该会成为一个合格的继任者。
时间就这样悄无声息过去,转眼又到了新的一年,朱小峰听着各部尚书的报告,总体感觉差强人意。
如今朱小峰已经执政十几年,他对于朝局的掌握也更加得心应手。执政之初党派林立,互相攻击的势头已经得到了有效的遏制。
"陛下,倭国天皇送来了新年贺表,恭祝大明皇帝万安,这是倭国的贡品清单。"礼部尚书说道。
朱小峰看着清单,感慨小日子天皇自从掌握实权以后,小日子的贡品也不再是当年那寒酸的几把武士刀,终于上的了台面。
"给倭国天皇赏赐丝绸一万匹,瓷器千件!"朱小峰说道。
"陛下,今年各省税收入,臣前几日已经令户部加班加点赶了出来,内阁也已经做了票拟,初步支出也由陛下批红,最终还有六百万两盈余可以归宿国库。"户部尚书说道。
"将其中三百万两拿出来,作为专项资金拨给京营。"朱小峰说道。
"遵旨。"
京营回归后,朱小峰令各省开始征兵,而京营超高的待遇使得很多穷苦人家的子弟趋之若鹜,
一旦京营录取,家眷也可以搬去帝军镇,因此每逢京营征兵都成了贫民子弟改变命运的机会,
各地官府进行初步的筛选后,会按照一比三的比例将青壮男子集中送到京城。
因此不到三个月京营又实现了各师满编,然而此时的京营士兵都是新兵,战斗力大打折扣,还需要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战斗力。
而对于京营招兵,极少有富家子弟会去抢这样的名额,因为京营自从组建以来,虽然待遇超级高,可伤亡也是大的吓死人!
民间甚至有""进了京营便丢半条命","京营大门离鬼门关门口只有一米"的俗语。